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ì

【源】 ①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9,11,21,60)。一说,姒姓为伯鲧之姓。鲧为尧之崇伯,尧赐鲧姓姒。禹为其子。春秋时杞国为姒姓之裔国(7,12)。 ②相传少昊子台骀封于诸汾川,其后有沈、姒、蓐、黄等国(7,11)。当以国为氏。周文王之母为太姒,出自姒国。 ③北魏时改姒先氏为姒氏(27)。又,北魏时渴侯氏后改为姒氏(6,21)。但据今本《魏书·官氏志》载,渴侯氏改为缑氏(27,70),并非改为姒氏。【望】 辽西(418)。【布】 陕西城固(383)、浙江绍兴禹陵乡、萧山、温州、杭州、四川峨眉、峨边、云南鲁甸、上海、北京、天津、河南杞县、江苏苏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均有此姓。【人】 姒敬叔,春秋时敬叔仕齐,食采于鲍(21)。姒昂,明时蒲州人,正德举人,官通判(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浙江之嵊县、四川之长寿、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先》、《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伯鲧之姓。鲧为尧崇伯,赐姓姒氏。其子禹,受舜禅为夏家,至桀而绝。杞国为姒姓之后。王莽时封夏后辽西姒丰为章功侯。” 《姓氏考略》据《论衡》注云: “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姓。”“薏苡” 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为卵形,果仁白色,叫薏仁米,可供食用和药用。俗或称“药玉米”、“回回米”。吞薏苡而孕,传说而已,不足为训。仅供参考。②郑樵又注: “姒先之为姒。”“姒先”,或作 “似先”,高丽族姓氏,故此 “”则出自高丽族。

元代有姒庸道,陕州人,米脂知县; 明代有姒昂,襄阳通判。

猜你喜欢

  • 蔑兒吉䚟

    读音:Miè’érjí dǎi【源】元时蒙古人姓(24,33,399)。【变】《南村辍耕录》作〔灭里吉歹〕(13)、清《续通志》作〔默勒吉岱〕(24),《辽金元姓谱》作〔麦里吉里〕(33)。【人】伯颇

  • 吐万

    读音:tǔ wàn鲜卑姓有吐万氏。(见《隋书》)吐万氏,代人,世为部落酋帅也。(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隋>吐万绪,代郡鲜卑酋长。

  • 鄂岳爾

    读音:yuè’ěr【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富森保之妻为鄂岳尔氏(260)。

  • 读音:Yǔ【音】 亦音Yú(17,21,76)。【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敬仲之后有与氏(5,60,62)。亦见《姓苑》(15,21)。【布】 浙江江山有此姓(325)。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

  • 瑕邱

    读音:Xiá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风俗通》: ‘鲁桓公庶子食采瑕邱’。”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邱,或作“丘”。汉代有瑕邱申阳。

  • 卡爾他吉爾

    读音:Káěrtājí'ěr赫哲族姓氏。本氏族名,后以为氏。《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有载,未详其他。

  • 温盆

    读音:wēn pén【综】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12,27,44,60)。亦作〔温〕(70)。一说,系嗢盆氏之讹(7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温氏,

  • 读音:Lú《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玈”,黑弓,疑即以此物为姓。或作鑪()、 ��、 㢳, 乃同姓之分族。

  • 格佳喇

    读音:Géjiālǎ【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 【变】亦作〔葛佳喇〕(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室离

    读音:Shìlí《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宋有室离叠华。”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