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夏侯

夏侯


读音:Xiàhóu

夏侯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杞为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封以侯爵,以奉大禹之祀,世称夏侯,其后代子孙因以为姓氏。

夏侯姓以谯郡(今安徽、河南之间)、鲁国郡(山东曲阜)为郡望。如今,夏侯姓主要分布于安徽、山东、江西等地。

夏侯姓历史人物有西汉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关系密切,跟随他起兵,转战各地,任太仆。后出击项羽,入西蜀,定三秦,屡立殊功,西汉建立后,封汝阴侯。

夏侯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三位。


【源】 系自姒姓。周时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所灭,弟佗奔鲁,鲁悼公以其为夏禹之后,给以采地为侯,因为夏侯氏(9,11,12,17,60)。【望】 谯郡,鲁国(17,21,60,418)。【布】 江西兴国(353)、萍乡(371)、北京、上海(91)、台湾台中(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夏侯婴,汉时沛人,封汝阴侯(21,61)。夏侯尚玄,元时华亭人,好著述,仕为东宫伴读(61)。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北京、上海、江西之吉安、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姒姓。夏禹之后。至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惠王所灭。弟他 (按: 或作 ‘佗’)奔鲁,悼公以他 (为) 夏后,受爵为侯,因氏焉。后去鲁之沛,分沛之谯,遂为郡人。” 《中文大字典》 注引 《姓谱》 亦云: “本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立,封夏裔于杞。杞为楚灭。简公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夏后,受爵为侯,因以为夏侯氏。”

汉代有夏侯始昌,鲁人; 三国魏有夏侯惇,谯人; 元代有夏侯尚玄,华亭人。

猜你喜欢

  • 万忸于

    读音:Wànniǔy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当与“万纽于”同。《姓氏词典》有载,其注“万纽于”云: “又作万忸于。……东海于公裔孙随拓跋陵徙代,为万忸于氏。至北魏孝文,复为于。” 《郑通志

  • 拔也

    读音:bá yě【源】 北魏时代北复姓。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后降蠕蠕。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遂以部名拔也为姓(27,242)。【变】至隋时改称拔曳固(60)。【人】拔也恶蚝,北周时夏州刺史,后镇秦州(1

  • 尸羅

    读音:Shīluó《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尸罗逸多。”未详其他。

  • 离娄

    读音:lí lóu离娄,一作瞝䁖。彭祖有弟子离娄公。(见《抱朴子》)

  • 納木都魯

    读音:Nàmùdūlǔ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或为女真族姓氏,乃金代女真之白姓。清代满族亦有此姓,《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云: “满族姓。清初镶红旗副

  • 賈伯

    读音:Jiǎbó【源】 系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周大夫贾伯之后,见《姓考》(17,62)。《姓氏词典》 据 《姓考》 收载。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周大夫贾伯之后。” “贾伯”,国爵之称,

  • 達薄干

    读音:Dábógān【源】 高车(即铁勒)部十二姓,六曰达薄干氏(27,70)。即达步干氏(60)。【变】 ①省译为达薄、达步、或达勃(70)。②亦作〔达摩干〕(17)、〔达卢干〕(21)。历史上高车

  • 黔婁

    读音:Qiánlóu【综】 黔娄先生,古贤士,见《列女传》(7,12,60)。又,《汉书·艺文志》有黔娄子四篇(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烈女传》 云: “黔娄先生

  • 額爾格特恩

    读音:Éěrgétèēn【源】 清蒙古八旗姓(23)。【变】 一作〔额尔特肯〕(61,72)。【人】 额尔格特恩巴图吉尔嘎勒,一作额尔特肯巴图济尔噶尔,本额鲁特杜尔伯特部宰桑,清初降,隶蒙古

  • 读音:Lú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和《新编千家姓》(73)。今大陆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