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
【源】出自哥舒氏(60,62)。 【布】大陆有此姓(91)。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据 《宋文宪集》而注其源: ① “为哥舒氏所改。” ②又,“勃尼国有哥氏。”
隋有哥多毗; 唐有哥愣; 宋有哥心。
【源】出自哥舒氏(60,62)。 【布】大陆有此姓(91)。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据 《宋文宪集》而注其源: ① “为哥舒氏所改。” ②又,“勃尼国有哥氏。”
隋有哥多毗; 唐有哥愣; 宋有哥心。
读音:Kē’ěrbósū/Korbesu【综】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科尔伯苏氏(259)。
读音:zūn尊卢氏之后有樽氏。(见《路史》)《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尊卢氏之后有樽氏。”是“樽”、“尊” 同源。
读音:Yīmò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达赉之妻为伊墨特氏(260)。
读音:Mǐdǒng景颇族姓氏。相传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后或取“米董” 之末音谐以汉姓 “董” 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mò hú lú周太祖赐广宁杨纂为莫胡芦氏。(见《广韵》)
读音:Chénfāng【综】 明时凤阳定远人陈方亮,官镇国将军,本姓陈,育于方翁,太祖赐姓陈方,以继二家之宗,见《宋濂集》(60,62)。历史上复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宋濂集
读音:Shèshětí【源】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属咄陆部,全称为摄舍提暾啜(428)。以部为姓。
读音:Tùlài【综】 代北姓。后改为就氏(12,27,44,60)。亦作〔菟颊〕(7),〔寃赖〕(17,27),均误。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单姓“就”。
读音:Qǐlìxì《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其据《唐书》注云: “中天竺国,其王姓乞利咥氏,或云姓利咥氏。(按: 咥,或音dié。)
读音:zī【源】 ①周武王封少昊之子重之后兹舆期于莒(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其后有兹氏(60,62)。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孙公孙兹之裔,大夫兹毋还以王父名为氏(7,11,60)。【望】 会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