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倭勒

倭勒

读音:Wōlè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齐齐哈尔、乌喇等地方,后或改为单姓“”。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清通志·氏族略》 作“倭哷”。(按: 此亦当为金代女真族姓 “斡勒” 之后裔。又今达斡尔族亦有此姓。《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 引 《黑龙江志稿》 亦收。本村名,以地为氏。或写作 “倭哷”后改为单姓吴、沃等,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之吴、沃等汉字而得。)

清咸丰时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克兴阿,姓此氏,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徐吉

    读音:Xúj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徐吉和罗(23,63,180,260)。当以地为氏(23)。【变】 后改为徐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徐吉和罗地方。本系地名,以地为氏。乃满八旗姓氏之

  • 读音:Sù【源】①八元中之仲堪,谥肃,后世以为氏(7,60,62)。八元亦称八凯,为帝喾高辛氏时才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分别谥忠、肃、共、懿、宣、慈、惠、和(21)。②古

  • 洛伍

    读音:Luòwǔ【源】 彝族姓(375)。

  • 读音:gé【源】①系自偃姓。古帝皋陶之后。古有鬲国(故城在今山东陵县之旧安德县),其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12,15,17,60)。②殷时贤人胶鬲之后,见《姓苑》(7,11,12,17)。 【

  • 倍俟

    读音:bèi qí【源】 代北人姓。北魏时北部解律部别帅倍俟利,奔魏,封益都公,见《魏书》(7,12,60)。【变】 作〔倍利〕(6,7,12),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魏

  • 读音:Jù【源】 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剧(故城在今山东寿光东南),因氏焉(6,7,11,17,60)。又,北海郡有剧县,盖其先以县为姓,见《通鉴》(60,62)。【望】 洛阳(17,60,418)。【布

  • 尼沙爾

    读音:Níshā’ěr【综】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恒泰之妻为尼沙尔氏(260)。

  • 或柯

    读音:huò kē【源】 春秋时吴公族之后有或柯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吴后有或柯氏。”吴乃姬姓之国,故或柯氏亦当系出姬姓。

  • 鬬穀

    读音:Dòuɡòu【源】 楚斗穀于菟之后(17,60)。【变】 一作〔斗谷〕(24)。

  • 童古

    读音:Tónggǔ《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