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乌
氏于志,则三乌五鹿。(见《唐书·柳冲传》)
凡氏于职者,三乌五鹿是也。(见《风俗通》)
有三乌大夫,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氏于志,则三乌五鹿。(见《唐书·柳冲传》)
凡氏于职者,三乌五鹿是也。(见《风俗通》)
有三乌大夫,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读音:yǒng【源】 ①永,春秋时楚大夫采邑(即永州,故城在今湖南零陵),因氏(17,60)。亦见《姓苑》(6,9,12,15)。②清时甘肃洮州厅洮州卫著逊族番永鲁劄剌肖,姓永(72)。③清满洲人有此
读音:Mùěr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绥芬、瓦尔喀、黑龙江、珲春等地(23,63,180,260)。【变】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萨哈连之妻为木尔查氏(260),〔木尔查〕似即穆尔察之异译。【人
读音:Luò’é【综】 彝族姓。四川美姑有此姓(210)。
读音:Suǒlónggǎ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蒙古人部落名,后以为氏。又,为高丽奇氏所改。《续通志》注云:“元顺帝次皇后奇氏,改奇氏为索隆噶氏。”又注:“顺帝鄂
读音:Hù扈姓源于姒姓。夏有扈氏之后,以国为姓氏。扈姓起源于陕西户(扈)县,早期活动在河南一带。扈姓历史人物有宋抗金名将扈再兴,抗金多年,杀敌无数,屡建战功,有“北宋名将”之称。扈姓在《百家姓》中
读音:Xíngqí【源】 见《姓苑》(9,15,17,21)及《广韵》(11)。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jiǎ【源】 ①相传为商王太甲(一作大甲)之后,见《风俗通》(1,6,7,9,60)。②炎帝之裔潞子之附属甲氏,后灭于晋荀林父,其子孙遂以国为氏(17,62)。潞,春秋时赤狄之国,故城在今山西潞
读音:Xī'ěrbì【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Níngtǎ【综】 清正黄旗满洲前锋法保之妻为宁塔氏(260)。
读音:Wángmì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