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青州府志

青州府志

①十八卷。杜思修,冯惟讷纂。杜思字子睿,浙江鄞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曾任州、县事十余年,四十四年(1565)升任青州知州。著有《考信编》七卷。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临朐县人,嘉靖十三年(1534)与其兄惟重同榜举人,十八年(1539)又同榜进士。授宜兴知县,调任魏县知县,升蒲州知州,历官扬州同知,松江督赋、陕西按察佥事、陕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著述较丰,著有《冯光禄集》十卷,辑《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古逸诗》一百三十卷等。按青州,自隋、唐以来治益都,元为益都路,明升路为青州府,曾一度为山东布政司所。郡志根据《明史·艺文志》,载有钟羽正《青州风土志》,根据《山东通志》中载有曹珖《青州考》,这些都成于此志之前。杜思上任,见青州府旧无府志,文献散失,时各郡、县,均有纂辑地方志之举。乃与冯惟讷等,开馆修志,搜集典章,采询故实,及属邑的有关资料,取古籍参考,排比编次,历时数月,而志成。《青州府志》嘉靖四十四年刻本。全书十八卷,分为:卷一图:府总图、府治图、十四州县境图、沂山镇图、颜神镇图、安东卫图、莒州所图、诸城所图、塘头寨图、齐分玄枵图、鲁分降娄图、沿革表;卷二封建表;卷三职官表;卷四选举表;卷五天文志:星野、灾祥;卷六至卷七地理志:山川、风俗、户口、田赋、物产、古迹;卷八至卷十一人事表:官署、学政、祀典附祠庙、兵防、城池、关梁、驿传、乡社、陵墓、寺观;卷十二至卷十六列传:圣贤、封建、名臣、宦绩、人物、忠义、孝友、儒林、文学、武功、隐逸、侨寓、卓行、列女、方伎、仙释、列传;卷十七艺文;卷十八遗文、杂志。此志体例完备,条分缕析,取材丰富,堪称佳本。本志优点有三,一是首有二十四幅辖舆地图,精粹严谨;二是天文、地理类,眉目清晰,阅者一目了然;三是遗文备载,志传尤详。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在序中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然有些小目繁多,尚可裁汰合并。如忠义、孝友、隐逸、卓行等,皆可入人物类内。又如仙释、方技,皆可归入杂志。此志尚有1965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②二十卷。清崔俊修,李焕章纂。崔俊,辽阳人,进士出身,康熙十五年(1676)任青州府志知府。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山东乐安人,明末诸生。著述甚丰,著有《龙湾集》、《无学堂集》、《老树村集》等。崔俊莅任,奉命修志,即命所属州、邑各进邑乘,以资采择,并请李焕章任编辑。历时三月而告竣。《青州府志》康熙十五年刻本。此志体例全部承袭旧志,所损益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其取材虽富,编次则未妥善,此外,脱漏残缺尚多。③二十二卷。清陶锦修,王昌学、王柽纂。陶锦字奕俟,抚顺人,康熙六十年(1721)任青州知府。陶锦掌青州后,见旧志距其时仅十余年,虽年代未远,然漫灭相仍,散亡未集。即聘任王昌学、王柽主纂,复征文献以考稽,重搜遗佚而论定,旧文不灭,新事加详。以旧志为蓝本,凡康熙十二年以前,悉仍旧观,十三年以后事,则采遗闻,作传记,正讹补缺,剖疑辨误,别立凡例,去伪存真,遂成新志。《青州府志》康熙六十年刻本。此志乃继康熙四十八年张连登本而作,较旧志,有较大进步。④六十四卷。清毛永柏修,李图、刘耀椿纂。毛永柏,吴下人,监生出身,咸丰六年(1856)任青州知府。李图字少白,号广文,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主纂过胶州、平度州、陵县等州县志。刘耀椿字庄年,郡人,进士出身,曾授翰林院庶吉士。毛永柏掌青州后,见旧志已一百余年未修了这期间,社会风俗变迁,政治人文更易,皆今昔大异。青州原辖十五个州、县,自雍正间,数邑改隶沂州,青州府仅统益都、博山、临淄、博兴、高苑、昌乐、寿光、乐安、临朐、安丘、诸城十一邑。疆域变更,旧志所载,已非今之范围,均须重辑,以明界限。永柏遂延李图、刘耀椿为主纂,网罗散佚,比次近事,历时一年而告竣。《青州府志》咸丰九年(1859)刻本。此志体例,基本承袭旧志,而分门别类,改易甚多,取材宏富,为前所未有。各卷前附有“记”,较详尽,考据亦精核。为青州府志中的佳本。

猜你喜欢

  • 数度衍

    二十四卷、附录一卷。清方中通(1633-1698)撰。方中通字位伯,安徽桐城人,哲学家方以智次子,受业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1611-1656),学历算术。顺治十八年(1661)撰《数度衍》,包含有数原

  • 尚书古训

    六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年)撰。丁若镛字美庸,一字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罗州人,官至承旨。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总名为《与

  • 燕京评花录

    见《品花宝鉴》。

  • 蘧园集

    十卷。明顾简(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顾简,字默孙,自号蘧园居士,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不乐仕进,年仅五十而卒。其婿钱鸿裒录遗稿,编为此集。共诗五卷、文五卷

  • 纬略

    十二卷。南宋高似孙(生卒年不详)撰。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历校书郎、会稽主簿、知处州。为官贪酷,谄事韩侂胄,为人所不齿。退居姚江著书,有《疏寮小集》、《郯录》、《砚笺

  •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

  • 石船居剩稿

    四种,十四卷。清李超琼撰。李超琼字惕夫,合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幼年读书成都,二十九岁从军辽左,随陈海珊观察,行巡辽阳、海城,入凤凰城。在辽八年,辅佐陈海珊办理边务。后官江苏等县知县。四种为

  • 灵鹣阁丛书

    五十七种,九十三卷。清江标(1860-1899)编。江标字建霞,号萱圃,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官湖南学政。江标在湖南督学期间,提倡新法,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几年后去世。《灵鹣阁丛书》是江标

  • 终太山人集

    十卷。明艾穆撰。艾穆为明诗文作家,字和甫,一字熙亭。平江(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授阜城教谕,入为国子助教,升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因弹劾张居正父死夺情被杖,谪戍凉州。张

  • 论语古解

    十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官至澄海县训导。清史学家、戏曲家。精于史部,有《南汉书》、《金石称例》、《论语古解》、《粤海关志》、《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擅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