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注丧服经传

集注丧服经传

① 一卷。晋孔伦撰,清马国翰辑。孔伦生卒年不详,字敬序,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东晋卢陵太守。此书汇集众家注,《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著录一卷,现在已经散失。只有杜佑《通典》引用四事,《释文》引用一事,马国翰以此为根据来对其进行辑录。如缌麻章夫之姑姊妹之长殇,马融认为礼三十娶,而夫之姊殇者,关有畏厌溺者。孔伦反驳其说,认为违礼早娶者制,并非施畏厌溺。简当不支,非常适合古圣人委曲层折之精心,可惜现在已经不能看到此书全貌。此书有玉函山房辑本。② 一卷。宋裴松之(372-451)撰,清马国翰辑。松文字士期,河东闻喜(今山西省西南部)人。少为殿中将军,后拜尚书祠部郎。曾随刘裕北伐,累官至中书侍郎、南琅琊太守。宋文帝使注陈寿《三国志》,他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注文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辨为宗旨,达三十二万余字,开史书作注新例,文帝赞为不朽之作。此书《隋书·经籍志》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不著录,可能此书早已散失。杜佑《通典》引裴松之共有二节,一为答宋江氏问,一为答何承天书,都言及丧服。其答江氏问下,有荀伯子难裴一节。又有何承天通裴难荀一节,与答何书,马国翰另外载入其所辑何承天《礼论》中。而答江氏大功嫁娶,引申《变除》之义,引宗涛说,国翰认为其与书称《集注》相合,因而辑入此书。按:裴答江氏问,虽论丧服,而其书是否就是《集注》之遗文,很难实言,国翰只据此引宗涛说,就认为与书称集注相合,未免武断。假若痛惜此书已经散失,对其保存来作为一家之说,则也未尝不善。此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齐民要术

    十卷。北魏贾思勰(生卒年不详)撰。贾思勰,益都(今山东益都县)人,曾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太守。贾思勰致力农学,悉心研讨古文献中有关农事的记载,并身体力行踏访农夫,观察、实验,集丰富的农

  • 两垣奏议

    一卷。明中立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属今山东聊城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给事中之职,遇事敢直言,先后抗疏为高攀龙,顾宪成讼冤而被贬为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家居而卒。著有《周易札记》。《两垣奏议》收

  • 列子

    八卷。相传战国时列御寇(生卒年不详)撰。列御寇,亦作列圄寇、列圉寇,后人尊称为列子、或称为子列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与伯昏瞀人有半师半友之交。又据本书《黄帝篇》称“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庄子·列

  • 别本磵东诗钞

    二卷。清欧阳辂(1767-1841)撰。籍里生平见《涧东诗钞》条。辂有十卷本。此王先谦从十卷本中选刊,故止二卷。据李冾《夜谈追录》记辂曾经想摹仿仿山谷编诗体例分内外集而未成。欧阳辂也自认为自前二、三、

  • 国粹丛书

    三集,三十八种,一百四十一卷。清国粹保存会编。清光绪年间,邓实与黄节等人编《国粹学报》,提倡旧学,尤重宋明遗老的著作。学报之外,刊古人遗著,有《国粹丛书》等数种。《国粹丛书》共出三集,所收多为宋明遗老

  • 麟经指南

    一卷。退修庵撰。退修庵,当为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前有自序,称自幼习经,以举进士为业。兵火之后,因闲暇,就“条分大意,立题命意”,并引先儒破题。该书从《春秋》中拟定一些题目,并作出破题,供土子科举

  • 腾笑集

    八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其生平籍里详见《南车草》(辞目)。是书内容,卷一至卷二为赋、古体诗,辑《太极图赋》、《平蜀诗十三章并序》等五十四首;卷三至卷七为今体诗,辑《夏日瀛台侍直纪事六首

  • 宋贤事汇

    二卷。明李廷机(详见《汉唐宋名臣录》条)撰。此书杂采史书、说部所载宋人行事,共二卷,分为四十三类。书首有自序,序中称:“宋之世风人材,颇类今日,言论行事,往往有可用者。”宋、明之季,儒者如出一辙,由此

  • 于湖词

    三卷。宋张孝祥(1132-1169)撰。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人。其生平详见《于湖集》(辞目)。此书又名《于湖先生长短句》、《于湖居士乐府》。宋史《艺文志》载其词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

  • 春秋三传同异考

    一卷。清吴陈琬(琬或作“琰”)撰。陈琬字宝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作还有《旷园杂志》、《通玄观志》、《凤池集》等。此书将《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中同一人或同一地而所载人名地名不同、以及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