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

八卷。东晋陶潜(365或372-427)撰。陶潜字元亮,入宋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少有高趣,家贫好学,有大志。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为人高洁,卑视官场秽弊。为彭泽令时,郡遣督邮至县,官吏让他束带见之,他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归隐。义熙末,征他为著作郎,不就。世称靖节先生。著有《陶靖节集》(《桃花源记》、《归去来辞》等为名篇)。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可知萧统是陶集的最早编定者。又据南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萧统本《陶渊明集》为诗文七卷并以序、传和颜延之诔置卷首,共八卷。北齐阳休之据萧统八卷本和另一个没有序、录的八卷本以及一个有录的六卷本(即《隋书·经籍志》著录“梁五卷、录一卷”本),补入《五孝传》和《四八目》(即《圣贤群辅录》),合编为一个十卷本。《隋书·经籍志》著录《陶潜集》九卷,据考即阳休之本而佚去序目一卷,又两《唐书》著录有二十卷本,有五卷本,前者的“二”字很可能是衍文,后者则可能是“梁六卷”本而缺失目录一卷。北宋时,陶集有宋庠(宋仁宗时)、思悦(宋英宗时)两种十卷刻本,宋庠本得自“江左名家旧书”,思悦本采用永嘉周氏藏阳休之本。二者原本已不存。南宋以来,陶集刻本繁多,主要有南宋绍熙三年(1192)曾集刻本,不分卷,诗、文分编,无《五孝传》、《四八目》,保存了宋庠本的一些面貌。(《续古逸丛书》中有影印本)汲古阁藏十卷本,南宋刊,卷一至四诗一百二十七首,卷五赋辞三首,卷六纪传赞述十三首,卷七传赞五首(即《五孝传》),卷八疏祭文四首,卷九至十《四八目》。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李廷珏翻刻本,咸丰十一年(1861)旌德李氏影刻本。明人焦竑藏八卷本,南宋刊,焦竑有影刻本,卷一至卷四诗,卷五赋辞,卷六记传画赞述,卷七《五孝注》,卷八疏文。此外还有宋末汤汉《陶靖节诗注》四卷,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明清两代,陶集注本纷出,如明人何孟春《陶渊明集注》十卷,黄文焕《陶诗析义》四卷,清人丘嘉穗《东小草堂陶集笺注》五卷,张子烈《评注陶渊明诗集》六卷、蒋薰《评阅陶渊明集》六卷,吴瞻泰《陶诗汇注》四卷,陶澍《靖节先生集注》十卷,其中以陶澍注本为最好。中华书局1979年版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七卷,以李公焕本为底本,删去伪作《五孝传》、《四八目》等,校以曾集本、鲁铨刻苏写大字本、莫友芝翻宋本、黄艺锡刻《东坡和陶诗》本,并参酌诸家旧说作注,是当今较好的校注本。

猜你喜欢

  • 启隽类函

    一百九卷。明俞安期(1550-?)编。俞安期初名策,字公临,更名后,改字羡长。江苏吴江人。是书刻印于万历四十六年,首官考共五卷。次为笺疏表启,分为古体二卷、近体一百二卷。其中近体又分二十九部。上自诸王

  • 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天启四年(1624),汇成此书。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书中对内、外、妇、儿以及中医理论等

  • 芸香斋韵法新谱

    一卷。清田万选撰。万选字一青,山西阳城人。是书于古今切字调声之法,约繁就简,减三十六字母为二十母,立韵二十八类。以字母为经、以韵为纬、立复读韵调声指掌二图,一掌以辨二十母、一掌以辨四声,盖经以读韵而立

  • 东林同难录附东林同难列传

    三卷。清缪敬持(见《东林同难录》)辑。明崇祯初年,死于阉祸者诸后人,辑其先人履历事略,凡十七家。至清雍正年间,敬持又辑列传二十一篇,附传六篇,及周忠介五友纪略五人传。道光年间有人曾以《表忠录》为名刊印

  • 蒙兀儿史记

    一百六十卷,现存一百四十六卷。清末屠寄(1856-1921)撰。寄字敬山,自号结宦主人。进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黑龙江舆图局总办,致力于元史研究,积二十余年精力撰成此书。采用正史体,分纪、传、

  • 小兰陔集

    十二卷。清谢道承(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谢道承,字又绍,号古梅,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侍郎。本集诗十卷,文二卷。道承假归养亲,取“南陔补亡诗”语名集。

  • 红薇翠竹词

    一卷。《仲轩词》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即奉母家居,仕进之心日淡,从此潜心学术,筑雕

  • 山海经

    十八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注。旧说此书是唐虞之际,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至汉代由多人写成,非一人一时之作。全书共十八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

  • 天问阁集

    三卷。明李长祥(1612-1679)撰。长祥,字子发,号研斋,晚号石井道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人。崇祯年间进士,福王时授御史,著有《杜诗新编》、《天问阁集》等。该书主要内容是旧闻轶事,多为疏证史案。

  • 释常谈

    三卷。佚名撰。书成于宋代之前。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成语等。每条均解释语意,考辨典故,颇有条理。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百川学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