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增补都门纪略三卷、都门汇纂无卷数、朝市丛载八卷。清杨士安撰。杨士安,号静亭,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其久客京师,留心世故。以《日下旧闻》、《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等书,列古今胜迹,资人探
一百四十六卷,附《氏族博考》十四卷。明凌迪知(生卒年不详)撰。凌迪知字稚哲,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著有《名世类苑》、《太史华句》、《两汉隽言》、《左国腴词》、《文选
八卷。清张用天(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张用天字用六,号诚庵,娄县(今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本集刻于乾隆甲子(1744),用天作序。其诗气体匀整,而捶字往往未坚,句法亦多沿袭。该书《四库全书总
十二卷(或为十六卷、二十四卷)。清蒲松龄(1640-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初文学家。早年热衷功名,十九岁应童子试,得县、府、道三第一,深为当时著
二卷。清陆宝忠(1849-1908)撰。宝忠字伯葵,江苏太仓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卒后谥文慎。该谱先列世系,上卷自一岁至四十五岁,为宝忠自述,下卷自四十六岁至五十九岁,系其
四卷。清彭绍升(见《测海集》)撰。此集为其所著古今体诗。自编按年分次。其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迄五十八年(1793),共三十六年间之作品。其死后由其孙蕴策刊行。集名《观河》,取佛在祇桓精舍为波斯
三十三卷。清段玉裁(1735-1815年)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段氏为戴震弟子。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
十三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普平反冤狱,赈济灾荒。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
十卷,清谢必鉴修,李炳虚纂。谢必鉴,曾任垫江县知县。李炳虚,教谕。垫江县志,创修于乾隆十一年(1746)县令丁廷。嘉庆间董承熙续之。道光八年(1828)县令夏梦鲤重修,咸丰八年(1858)县令钱涛再修
见《国老谈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