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订四书辑释

重订四书辑释

四十五卷。元倪士毅撰,明王逢通义。倪士毅字仲宏,歙县(今安徽芜湖)人,生卒年不详。学于陈栎,人称道川先生,隐居不仕。王逢字原夫,号松坞,乐平县(今江西德兴县)人,朱公迁再传弟子。生卒年不详。倪士毅于至元三年(1337)撰《四书辑释大成》三十六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至正二年(1342)建阳刘叔简日新堂刊行。元末明初有四十三卷本《四书辑释》流传,元倪士毅撰,元程复心章图,元王元善通考,所增七卷不知何人所为。明正统年间有四十五卷本《重订四书辑释》流传,即《四库提要》著录者,《提要》卷数有误。倪氏汇集《朱子语录》及朱门弟子训释《四书》之语而成《辑释》,后明王逢重订其书,又作《通义》。《四库提要》称《通义》“书中亦糅杂蒙混,纷乱如丝,不可复究其端绪,是已为书贾所改窜,非士毅之旧矣”,是将倪氏《辑释》与王逢《通义》混为一谈,非士毅之旧不虚,然并非书贾改窜。又《四库提要》以王逢为元人,实为明人,在胡广后。该书四库底本原题《重订辑释章图通义大成》,《四库提要》改题为《重订四书辑释》。该书传本有明正统五年(1440)詹氏进德书堂刻本,今北京、上海馆有藏。倪氏《四书辑释大成》一书三十六卷,今有日本文化九年翻元本传世,另上海馆藏有元刊残本,仅十卷。

猜你喜欢

  • 韵学要指

    十一卷。清毛奇龄撰。此编卷首有李天馥序。奇龄既撰《古今通韵》,以卷帙繁重,乃概括其议论尤要者而成此书,大体删去各部所收之字,仅存其条例及考证耳。收入《西河合集》,有康熙本及乾隆修补本。此书另名《古今通

  • 礼记略解

    一卷。宋庾蔚之撰,清马国翰辑。蔚之生卒年不详,字季随,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其传不见于《宋书》。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及《册府元龟》,其注《礼记》,名《略解》。《隋志》题庾氏,

  • 格致余论

    一卷。元朱震亨(1281-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金华(今属浙江)人。世居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朱氏因母病学医,初拜许文懿为师,继从师于罗知悌。得刘守真之传,自幼好学,三十岁时攻读《素问》。为

  • 画墁集

    八卷。宋张舜民(1034?-1100?)撰。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进士出身,为襄崇县令。元祐初,司马光因其才气秀异,刚直敢言,荐为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因参与

  • 墨海金壶

    一百一十五种,七百二十七卷。清张海鹏(详见《学津讨原》)编辑。张海鹏既收明毛晋汲古阁丛残书籍汇为《学津讨原》,又广搜四部博采九流,得古书之可以附庸六籍者汇辑成此编。书之凡例自称悉本四库所录,多采文澜阁

  • 俄国新志

    八卷。英国人该勒低撰。英国人傅兰雅(John Fryer)、程潘松同译。书八卷,列目十六章。卷一,第一章,记地面积及人数。卷二,第二章,记制造工艺及地产之物。卷三,第三章,记通商贸易并船务。卷四,第四

  • 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见《道德经论兵要义》。

  • 周易集注

    十六卷。明来知德(生卒年不详)撰。知德字矣鲜,梁山(今四川梁平)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事迹见《明史·儒林传》。知德自乡举之后,即移居万县深山中,精思易理,历二十九年而成是书。其立说专取《系

  • 倪文僖集

    三十二卷。明倪谦(?-1479)撰。倪谦,字克让。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编修。十四年(1449)出使朝鲜。景泰元年(1450)归国。后预修《寰宇通志》,进春坊大学士。天顺三

  • 学诗缺疑

    二卷。清刘青芝撰。青芝字芳草,襄阳(今河南襄城)人,生卒年不详。雍正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未散馆卒。该书卷首有雍正辛亥作者自识,其书大旨尊诗序,兼取毛传郑笺及苏辙诗传,而驳朱熹诗集传。书中多引旧说,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