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玉篇

重修玉篇

三十卷。南朝梁陈间顾野王(519-581)撰。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通经史,精于天文、地理、文字音义。在梁朝为临贺王萧正府记室参军,入陈官至黄门侍郎。著有《建安地记》、《玉篇》、《尔雅音》等书。《玉篇》是一部按汉字楷书形体分部编排的字典,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34)。顾氏自叙云:“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预缵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训备矣。”由此可知,顾氏是奉梁武帝之命而撰《玉篇》的,其宗旨是要综合群书,网罗众释,澄清是非,校正错误,写成一部较《说文》、《字林》更为规范、完备而适用的字书。与《说文》相较,《玉篇》确有许多改进:第一,从编排方法上看,虽然沿用部首体制,但是变动不小,删去“哭”、“”、“書”、“教”、“眉”、“白”、“”、“饮”、“后”、“介”、“弦”十一部,增加“父”、“云”、“喿”、“冘”、“處”、“兆”、“磬”、“索”、“書”、“床”、“单”、“弋”、“丈。十三部,总共五百四十二部,比《说文》多两部,而且尽量把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不采取《说文》那种据形系联法;第二,从收释对象上看,变篆体为楷体,字数据唐封演《闻见记》所述,共达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字,比《说文》多七千五百六十四字;第三,从音义说解上看,先以反切注音,然后详细解释字义,既引前代字书为据,又举各种典籍为证,而且不局限于本义,把一个字的多种意义都罗列出来。遗憾的是原本《玉篇》早在宋代已经亡佚,幸而日本还保存一部分传写本,有八、九、十八、十九、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七卷等七卷。其中除卷二十二、二十七不缺字外,其他都是残卷。清朱彝尊《重刊玉篇序》云:“顾氏《玉篇》本诸许氏,稍有升降损益。迨唐上元之末,处士孙强稍增多其字,既而释慧力撰《象文》(即《象文玉篇》,著录于《崇文总目》,二十卷),道士赵利正撰《解疑》(即《玉篇解疑》,著录于《崇文总目》三十卷),至宋陈彭年、吴锐、丘雍辈又重修之,于是广益者众,而《玉篇》又非顾氏之旧矣。”按,唐孙强增加多少字,释慧力、赵利正又作哪些更动,无从可考;宋陈彭年等重修本称《大广益会玉篇》,即此所谓《重修玉篇》,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以宋本计之,收释二万二千五百六十一字,比封演所述《玉篇》原本多五千六百四十四字,比《说文》多一万三千二百零八字。所谓“大广益”,仅指收字数量而言,若就释文详略而论,则是大减损,原来的释义,例证和按语被大量地删削了,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玉篇》的价值。今本《玉篇》的祖本有二,一是北宋椠本,一是元刊建安郑氏本。清初张士俊泽存堂本及清光绪间《小学汇函》本皆据宋本翻刻,《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初编》皆据《小学汇函》本影印。《四部丛刊》则是据元本影印的。宋本卷首在野王自序和进书启之后有《神珙反纽图》及《分毫字样》,而元本多《玉篇广韵指南》一卷。宋本注文较详,大抵接近陈彭年等重修本。

猜你喜欢

  • 吴康甫砖录

    一卷。清吴廷康撰。吴廷康,字康甫,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卷首有李兆洛序言一篇。本书著录砖的拓本,上自秦朝,下到宋朝,有好几百件,而以三国两晋时居多。其中最希见并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为永嘉二年八月廿五日

  • 吴吏部文集

    十二卷。明吴本泰(生卒年均不详)撰。吴本泰,字美子,号梅里,又号药师,浙江海宁人。崇祯年间进士,官至尚宝司丞。著有《诗余》(又名《绮语障》)、《吴吏部文集》等书。是集凡十二卷。包括文集八卷,诗集四卷。

  • 正谷堂释篆千字文

    一卷。明洪朱祉(生卒年不详)撰。朱祉字尔藩,号雪楼居士,著有《格古声宗集》。是编依周兴嗣《千字文》汇录古篆,所据之书为《说文》、《汗简》、《印则》、《摭古遗文》、《六书统》,旁及金石文字。其格式是,周

  • 研几录

    不分卷。明胡侃(生卒年不详)撰。胡侃字尚谦,号中离,揭阳(今属广东)人。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疏乞归养。四年后授职行人,寻升为司正。后因被诬获罪,削官为民。归田后,从游者百余人。会罗洪先于青原

  • 保婴撮要

    八卷。明薛铠(生卒年不详)撰。薛铠字良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宏治年间曾官太医院医士,后赠为院使。此书成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分门别类论述婴儿初生护养法、儿科疾病诊法、变蒸、五脏主病、幼儿内科

  • 明穆宗实录

    七十卷。明张居正(详见《通鉴直解》)等奉敕修。隆庆六年(1572)十月,命朱希忠为监修官,张居正、吕调阳为总裁官,负责纂修。寻改命张溶为监修官,总裁官仍为张、吕二人,万历二年(1574)七月书成。该书

  • 印人传

    三卷。明末清初周亮工(1612-1672)撰。亮工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进士,授监察御史。入清后任户部右侍郎等职。著有《赖古堂集》、笔记《因树屋书影》等。亮工喜集印章,且工于鉴

  • 古音附录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是书专取古韵异读之字,详考其音义异同,征引颇富。然冗杂而无条理,盖是编乃慎在滇时凭记忆所及随手摘录者也,复见及牵引武断之说时或有之。有《函海》本。

  • 周易参同契注解

    三卷。明张位(详见《问奇集》)撰。元代以前研究《周易参同契》者,有彭晓、陈显微、陈致虚等道教丹家,也有朱熹、俞琰等学者名流。他们注解《参同契》,或分章、或不分章,或更改篇章次第,都各有所见,也各有传承

  • 密庵先生诗稿

    十卷。明谢肃(约1386年前后在世)撰。谢肃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原功。上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明初,隐于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官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