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汪楫撰。汪楫(1636-1699)字舟次,号悔斋。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原籍安徽休宁。康熙己未(1679)应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又充册封琉球正使。后出知河南府,迁福建布政
不分卷。清释兰岩撰。桃源山在桃源县西南30里,洞在半山腰。全志不分卷,内容为:图说、途胜、陶潜《桃花源记》、明清人游记、序、辩论、说、考、赋、书、修建、洞略、碑刻、诗。此志体例杂乱,是山志中最劣者。《
无卷数。清陆文籀撰。文籀字周篆,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书首有自序及例言。题曰“四书典故通考”,实止于《论语》。注四书者多详于义理,略于典故,或间及之,也不如他经详博。周柄中《四书典故辨正》颇审核,但
一卷。明吴世忠撰。其生卒年不详。世忠字懋贞,又字彦贞。金溪(今属江西省)人。明代学者。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再迁吏科左给事中,擢湖广参议,坐事降为山东佥事。正德四年(1509)召为光
一卷。清易本烺撰。是编专门伸发顾炎武古音入声分配之说。顾氏入声之分配,学者或有异辞,本烺有慨于此,遂逐部约顾说大意而自以意反复疏证之,诚顾氏之功臣也。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余草堂刊本。
一卷。清刘鑫耀撰。刘鑫耀,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尚书大传礼征》已经刊行。是书凡《易》一条、《书》二条、《诗》二条、《周礼》三条、《仪礼》一条、《春秋》一条,而以杂文之有关经义者六篇附于后。由于这本
①四十卷。清耿继志等修,汤原振等纂。耿继志,字敏中,盛京盖平(今辽宁营口市)人,荫生,康熙十八年(1679)来任凤阳府知府。汤原振,凤阳府儒学教授。耿继志来守是郡,会部敕各省纂修通志,征集各郡志乘。而
一卷。清俞樾(详见《易贯》)撰。是书以为七十二候始于《逸周书·时训解》,北魏以来用以入历,至其时不改,遂采汇众书做成是考。首为《夏小正》,次《易纬·通卦验》,次《礼记·月令》,次《逸周书·时训解》,次
六卷。明程大约(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程大约,字幼博,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程幼博集》。集前有焦竑序。是集凡六卷,杂文二卷,诗四卷。其诗多畅所欲言,不拘格律,如泛驾之马,不可以羁勒范之。其
十卷。明郝敬(1558-1639)撰。郝敬,字仲舆,号楚望,湖北京山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累官至户科给事中。后因劾陈曾不法,赵志皋谋国不忠等案,降累宜兴县丞等职。再降,则辞官而归故。著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