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易记
六卷。清范泰衡撰。范泰衡字伯崇,四川隆昌人,曾官万县训导。此书以宋人易说为宗,尤其是程朱易说。同时又博采汉晋唐宋元明诸儒之论,对其错误之论加以辨正。书中于每卦之下不作章解句释,只说明大义。在明清两代尊尚程朱、无人敢议的情况下,能够对其不当之处加以驳议,是难能可贵的。书中有的议论流于空泛,支离附会,违背经旨,是应当匡正的。有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四年(1878)刊本。
六卷。清范泰衡撰。范泰衡字伯崇,四川隆昌人,曾官万县训导。此书以宋人易说为宗,尤其是程朱易说。同时又博采汉晋唐宋元明诸儒之论,对其错误之论加以辨正。书中于每卦之下不作章解句释,只说明大义。在明清两代尊尚程朱、无人敢议的情况下,能够对其不当之处加以驳议,是难能可贵的。书中有的议论流于空泛,支离附会,违背经旨,是应当匡正的。有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四年(1878)刊本。
二卷。清陈(1753-1817)撰。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清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曾入都从钱大昕、翁方纲、段玉裁游。又客吴门,与黄丕烈交。为人博学好古,强于记诵,尤致
八十二卷。清文庆等奉敕修。文庆(?-1856),姓费莫氏,字孔修,满洲镶红旗人。道光进士,后任兵部尚书,咸丰朝官至军机大臣。该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初奉敕纂修,至十四年七月修成,共分为十二
十七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是书《丧服》第十一行王氏笺下,有“代丰学”三字,因此,“笺曰”外往往有“学曰”,大概是其子说。此书前后没有序和跋。本书有时能够恰当地辨驳郑说。认为《士昏》席于北方
一百六十三卷。明李伯玙、冯原同编。李伯玙,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长史;冯原,慈溪人,生卒年不详。官淮王府纪善。是书系编者奉淮王之命而作。前有淮王序,自称西江颐仙。据《明史》载,仁宗子淮靖王瞻墺以
一卷。近人陈垣(1880-1971)撰。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对火袄、摩尼、佛、道、天主等宗教,以及元史、年代学,校勘,辑佚,史讳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著述颇丰。有关佛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中
二十八卷,清黄式度、王廷桢修,王柏心纂。黄式度,字阑丞,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人,举人,官汉阳知县。王廷桢,江苏无锡人,副贡,继任知县。王柏心,字子寿,湖北监利人,进士,官刑部主事。邑志修于乾隆十三年
一百二十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45一1702)定。此集为历代题画诗总集。所录历代题画诗共八千九百六十二首,共一百二十卷,分为三十门。前有玄烨御制序文。是迄今收录题画诗最为宏富的一部。其体例之严
二十三卷。宋吕中撰。吕中字时可,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淳祐中进士。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奏乞晚轮二员说书。夜轮讲官直宿以备顾问。徙汀州。著有《演易十图》《治迹要略》等。此书详叙北宋九朝事迹,而推
二十二卷。王先谦撰。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洒,江苏学政等。中日甲午战争后,主张振业工业,办公司,反对戊戌变法。武昌起义后,闭门著书
三卷。清侯桢(?-1862)撰。侯桢字勤,金匮(今江苏无锡)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侯桢与其友张端甫同师事梅曾亮学习古文。屡应试皆不中。太平军占领金匮后,逃至常熟,困苦终了。侯桢著有《禹贡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