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

一卷,清刘熙载(1813-1818)撰。熙载一生著述颇多,著《四音定切》、《持志塾言》,已著录。《读书札记》又名《古桐书屋札记》,是杂录古代圣贤经义及先儒格言,或心有所得,编辑而成。其编写的目的是为修身养心及教诲弟子之用,因而全书的内容也多为儒家修身养性的内容。全书体例与《持志塾言》体例相同,若循名督实,是上书之续编。稍有不同的是,《持志塾言》分二十类,此书不分。《读书札记》不是熙载手订,而是在熙载去世后由其弟子编写而成。现存的版本有《古桐书屋全书》本。

① 八卷。明徐问(生卒年不详)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历任广平推官、刑部主事、南京户部尚书等职。学者称养斋先生,其学以朱熹之学为宗。著有《山堂萃稿》等书。此书为作者巡抚贵州时,与从学者随时问答札记而成所论天文、历象、山川、性理、六经、四子书等,皆守先儒的成说。其论学则一本程朱之学,而力黜王守仁之学。如古本《大学》、“亲民格物”、“知行合一”各说,皆逐条辨正。徐问曾与罗钦顺书,谓王守仁之学本于陆九渊,至今眩惑人听。此书第五卷大都托之“或谓”、“近学”、“世学”即指王学者。如“或谓知行只是一个功夫,不可分作两段事,与《易》‘知至至之’,《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孔子‘知之不如好之’意相背。”其论皆是与王学商榷的文字,是因当时王学盛行,门人众多,故不便直加指斥而已,但所论多能切中王学症结此书所言笃实切近,无讲学家的积习。故为后世学者所重视。有明嘉靖十三年(1534)刊本,《四库全书》本。② 四卷。明乔可聘(生卒年不详)撰。乔可聘字君征,一字圣任,宝应(今属江苏)人。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此书为作者平日读书的札记。他在自《序》中称,始读《王文成全书》,知道有“知行合一”之学。又与润山叶子、几亭陈子互相切磋,知道有“居敬穷理”之学。晚年读《性理大全》、《近思录》,以及诸儒语录,知道有“理一分殊”之学。盖乔可聘之学初从陆九渊、王守仁,晚乃兼信程颢、程颐和朱熹,故其学说入于两派之间。《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曰:“然生于明季,颇染佻薄之习。”

猜你喜欢

  • 明医杂著

    六卷。明王纶(约1460-1537)撰。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今属浙江省)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都御史,巡抚湖广,气节高尚。通经济之学,而精于医治,临证医治历有奇迹。王纶医著颇丰,

  • 姜斋诗话

    二卷。又本三卷。《附录》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崇祯间举乡试。明亡,曾从事抗清活动。后隐居于湘西、广东一带,治学著述。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遂称为

  • 黄侍郎年谱

    三卷。清顾镇(1720-1792)辑。顾镇字佩九,号虞东,江苏常熟人,乾隆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著有《虞东文集》、《诗集》等,为谱主门人。谱主黄叔琳(1672-1756),字昆圃,顺天大兴(今属北京)

  • 志道集

    一卷。宋顾禧(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顾禧字景繁,自号痴绝叟,吴郡(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居于光福山,闭户诵读,不求仕进。后筑室邳村,称之为漫庄。曾与吴兴施宿注苏轼诗。著有《志道集》。是集为顾禧殁

  • 八段锦

    八篇。题“醒世居士编辑”,“樵叟参订”,编撰者真实姓名不详。该书为白话短篇小说集,不分卷回,以段标目,共收小说八篇。第一段《惩贪色》,第二段《戒惧内》,第三段《赌妻子》,第四段《对不如》,第五段《儆容

  • 论语集注辨证

    二卷。日本田中颐撰。颐字大壮,日本越前县人。是书为辨正《朱子集注》而作。于朱注颇能细审其义,而体会《论语》之语气以订正朱子,如“君子之于天下”章,辨正云,适解粗,莫解妄,比解非。不说全旨粗而非。全书所

  • 兵■

    七卷。明尹宾商撰。尹氏无史传,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从其书题名知,其号白豪子、毫翕,汉川(今属湖北)人。生活在明末。《千顷堂书目》著录“尹商《阃外春秋》三十二卷,注:汉阳人。又注:别本‘汉’作‘濮’。

  • 植物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这是一部与当时流行的植物学编排方式不同的普及性译著,当时通行的植物学书籍,一般先论植物之营养繁殖机能,再述植物界的部门品类。《植物学启蒙》全书共三

  • 广弘明集

    三十卷。唐代僧人道宣(596-667)撰。道宣是法名,其俗姓钱。原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另有人认为他是丹徒(今属江苏)人,或长城(治所在今浙江省长兴)人。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参与玄奘译场,负责文

  • 关于创立戒坛图经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一书,道宣作于乾封二年(667)。这一年二月八日在长安南郊净业寺创筑戒坛,道宣特别重视这件事,便撰写此书以示纪念。此书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