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诚斋易传

诚斋易传

二十卷。杨万里(1127——1216)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历永州零陵丞、太常博士、太子侍读、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宝谟阁学士等职。文章行谊,冠绝当世。亦善长作诗,构思新颖精巧,世人称为“杨诚斋体”。与尤袤、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家”。终身师事紫岩先生张浚,颇得其学精髓,学者称诚斋先生。著有《诚斋易传》、《庸言》、《诚斋挥尘录》、《四六膏馥》、《天问天对解》、《诚斋集》、《千虑策》、《锦绣论》、《分类诚斋文脍后集》、《诚斋诗话》等。其《易》学属于义理派。发挥程颐《伊川易传》的思想,反对象数派、图书派《易》学,在宋代和后世有重要影响。在解释《周易》经文时,十分重视引用史事阐发经文含义,注意义理讲解的连贯性,不拘泥于文字训诂和注疏,不割裂义理。认为《易》是圣人通变之书,依据过去的事情,推测、预知事情在未来的发展变化,指出易之道也就是天理。其《易》学轻言理、数,重点在于讲人事。《诚斋易传》二十卷,前十六卷解上下经,卷十七、十八解《系辞》,卷十九解《说卦》,卷二十解《序卦》、《杂卦》。每于《易》辞之下,博引三代至唐之史传为正,间有个人意见穿插其中。提出只有中,才能中天下之不中;只有正,才能正天下之不正。中正立,则万变通。还指出《易》古无文字,八卦的卦画就是文字。该书可称为义理派《易》学的名著。宋时曾与《伊川易传》并刻刊行,名为《程杨易传》。后人评价不一,多有贬抵者。但由于该书固有的价值,使“其书究不可磨灭,至今犹在人间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经部·易类三》)。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闽覆本,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经苑》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易学丛刊》收入。

猜你喜欢

  • 集注阴符经

    见《阴符经解》。

  • 成都名画记

    见《益州名画录》。

  • 商君

    见《商子》。

  • ■阁集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编。辛弃疾初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山今济南)人。本编集六朝及唐人诗句为五、七言近体,平声上、下三十韵,韵为一首。前有辛弃疾自序。其实唐韵

  • 长啸轩诗集

    六卷。清曹煐曾(约1712年前后在世)撰。曹煐曾字祖望,号春浦。上海人。康熙末贡生,曹炳曾弟。本集为《石仓世纂》之第二种,计有诗四卷,后附词一卷、杂著一卷。曹煐曾其一生专属意于词、骈体文。其诗专学晚唐

  • 考工记图

    二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今安徽屯溪)人。曾问学于江永,博闻强记,为清代杰出的经学家、算学家、小学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诏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四十年赐同进

  • 周易颂

    二卷。明方时化撰。该书是方氏《易》学的第二种。上下卷各有九十“颂”,前后泛言象数,中间除个别两卦共一颂外,大都每卦一颂。颂的内容仍不脱佛家宗旨,书之体例则欲仿焦氏《易林》。《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

  • 仪象考成

    三十二卷。清戴进贤主编。有二十六人参加编纂工作。前两卷说明“玑衡抚辰仪”的性能与用法,后三十卷是星表。包括总纪恒星及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三卷,恒星赤道经纬度十二卷,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度表一卷,天汉

  • 筑围说

    一卷。明陈瑚撰。陈瑚(1614-1675),字言夏,号确庵,江苏太仓人。明崇祯举人,明亡,避居昆山蔚村讲学。著有《楼东杂著》、《棣香斋丛书》本。陈瑚深信古人说,谓善治水者,必先治田。善治田者,必先治岸

  • 大岳志

    一卷。明方升撰。方升,生平不详。大岳,又名太岳、太和山。即湖北均州之武当。相传为玄武修真之地。其崇奉自元代始。山上有五座名石碑。一为崇封真武诰碑。一为揭徯斯所撰宫碑。一为揭徯斯所撰瑞应碑。其余两座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