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

三卷,发凡一卷。清戈载撰。戈载字宝士,一字孟博,号顺卿,一作润卿,又号山塘词隐。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县学生,选贡土,为太学典簿,未履任,以词学终老。精通音律,善丹青,尤以画梅见长。书室名潇碧轩、翠薇花馆。尚著《翠薇花馆诗集》、《词集》、《宋七家词选》、《续绝妙好词》、《乐府正声》、《词律订》、《词律补》等。是书卷首有道光辛巳(1821年)顾千里等四人序,书即初刊于是年。词韵宋无专书,明清之际,沈谦、赵钥、李渔等各有词韵之作。又胡文焕之《文会堂词韵》、许昂霄之《词林考略》继有述作。迨吴烺之《学宋斋词韵》出,乾嘉词人尤多奉为规律。顾诸家撰述,皆强作解释,未堪依据。至戈载《词林正韵》问世,精诣特出,于旋宫八十四调之旨,研讨至深,宜于发凡中缕述精核,一扫前人陋习,论者谓自当奉为金科玉律,实为填词家所不可少之书也。卷首列《发凡》,大略云:填词之大要有二:一曰律、一曰韵。律不协则声音之道乖,韵不审则宫调之理失,二者并行不悖。古无词韵,古人之词即词韵也。古人用韵非必尽归画一,而名手佳篇不一而足,总以彼此相符,灼然无弊者即可援为准的焉。于是取古人之词,博考互证,细加辨晰。觉其所用之韵,或分、或合、或通、或否,畛域所判,了如指掌。又复广稽韵书,裁酌繁简,求协古音。妄成独断,凡三阅寒暑而卒事,名曰《词林正韵》,非敢正古人之讹,实欲正今人之谬,庶几韵正而律亦可正耳。是书列平上去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共十九部,皆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之。词韵与诗韵有别,然其源即出于诗韵,乃以诗韵分合之耳。以词盛于宋,用宋代之书,《广韵》、《集韵》稍有异同,而《集韵》纂辑较后,字最该广,因以《集韵》为本,而字之次、字之音俱从焉。词韵与曲韵亦不同,制曲用韵可以平上去通叶,且无入声,如周德清《中原音韵》列东钟、江阳等十九部,入声则以之配隶三声。盖《中原音韵》诸书,支思与齐微分二部,寒山、桓欢、先天分三部,家麻、车遮分二部,监咸、廉纤分二部,于曲则然,于词则不然;况四声缺入声,而词则明明有必须用入之调,断不能缺,故曲韵不可为词韵也。凡字有义有音,义之训释宜详,略则反多挂漏,是书欲其清简易寻不乱心目,故皆不注,至音则必不可少。是书切音俱从《集韵》。《集韵》之误者,则从《广韵》等书改正。《集韵》之字,有一字数音者、有一字一音而数义者、有散见数韵而其义同者、有收入一韵见数次而其义亦同者,益其书原为广采字音,不欲遗漏,且因古人之读字各有不同耳。是书于韵中音异而义亦异者则并收之,若音异而义不异则随其切音之宜古宜今者收之,不以其次之先后也。四声之中,入声最难分别。是书入声分列五部,历观古人名词无有出此范围者耳。作词字眼不当生涩怪诞,押韵亦然,则不经见之字诚可不收,然又不容太略。是书共得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九字,不过《集韵》十之二耳,似亦不病其烦重耳。是书所分词韵凡十九部。第一部:平声东冬钟、上声董肿、去声送宋用。第二部:平声江阳唐、上声讲养荡、去声绛漾宕。第三部:平声支脂之微齐灰、上声纸旨止尾荠贿、去声置至志未霁祭太(半)队废。第四部:平声鱼虞模、上声语噳姥、去声御遇暮。第五部:平声佳皆哈,上声蟹骇海、去声太(半)卦(半)怪夬代。第六部:平声真谆臻文欣魂痕、上声轸准吻隐混狠、去声震稕问焮囫恨。第七部:平声元寒桓删山先、上声阮旱缓潜产铣狝、去声愿翰换谏裥霰线。第八部:平声萧宵爻豪、上声筿小巧皓,去声啸笑效号。第九部:平声歌戈、上声哿果、去声过。第十部:平声佳(半)麻、上声马、去声卦(半)祃。第十一部:平声庚耕清青蒸登、上声梗耿静迥拯等、去声映诤劲径证隥。第十二部:平声尤侯幽、上声有厚黝、去声宥候幼。第十三部: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第十四部:平声覃谈盐沾严咸衔凡、上声感敢忝俨槛范、去声勘阚艳栝验陷梵。第十五部:入声屋沃烛。第十六部:入声觉药铎。第十七部:入声质术栉陌麦昔锡职德缉。第十八部:入声勿迄月没曷末黠屑薛叶帖。第十九部:入声合盍业洽狎乏。是书初刊于道光元年(1821年),板旋毁失、印数无多。后收入《啸园丛书》第六函及《四印斋所刻词》(光绪本、景光绪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据道光元年初刊本影印,是本最易得。

猜你喜欢

  • 蛇谱

    一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是书是一部专记奇异之蛇的著作。全书共有六十三则,所记之蛇,大多都产于蛮荒之地,书中也多怪异之谈,不足为信。其中五十三则以后,全部抄录《山海经》之文以为己说,虽不足取

  • 周易经义审

    无卷数。清卢浙撰。浙字让澜,号容葊,浙江武宁人,嘉庆进士,官至户部主事,迁工科给事中。著有《周易说要》、《春秋三传评注》、《读史随笔》、《三惜齐诗文》、《周易经义审》等。据其自述,此书兼于义理象数,以

  • 秘阁元龟政要

    十六卷。明佚名撰。书中所记皆明太祖事。但起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取常熟,终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首尾皆不完整,盖前后各失一册。今本卷第又经传写者改题。书内容大致与太祖实录相出入,亦

  • 丛碧山房集

    五十七卷。附《诗义固说》二卷。清庞垲(约公元1675年前后在世)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河北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四年(1675)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

  • 尚书隶古定释文

    八卷。清李遇孙撰。李遇孙字金澜,浙江嘉兴人,岁贡生,生卒年不详。宋薛季宣《书古文训》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中,且被认为“以古文笔画改为今体,奇形怪态,不可辨识。”李遇孙则因《宋史·艺文志》有孔安国《

  • 蒿盦论词

    一卷。冯煦(1843-1927)撰。冯煦字梦华,号蒿盦,晚号蒿叟,辛亥后称蒿稳公,江苏金坛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十年后,以京察一等,外放安徽凤阳府知府。自

  • 性理大全

    见《性理大全书》。

  • 宝树堂遗书

    三种,七卷。清郭梦星(详见《尚书小札》)。遗书收《尚书小札》二卷,本辞典有专条介绍,可参阅。《午窗随笔》四卷,为说经论史之作,其中于历代官制沿革、山川舆地沿变,考证较详;记道光六年平定西域张格尔之谢表

  • 殷墟书契后编

    二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振玉在编著出版《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后,于1915年仲春,又亲自前往安阳小屯进行探访,作实地考察。回日本后,又“发箧尽出所藏骨甲数万,遴选《前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