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林允昌(生卒年不详)撰。林允昌字为磐,号素庵,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著有《易史象解》等书。此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篇末引诗亦仿《孝经》之体。所言多为旧论,没有新义。《四库
十二卷。明张铨(?-1621)撰。铨字宇衡,明沁水(今属河南)人。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辽东。著有《国史纪闻》。此书以年月系事,有纲有目。起自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起兵濠州,讫于武宗正德
一卷。清陈廷庆撰。陈廷庆,详见《吴兔林日记》。乾隆五十八年(1793)夏,陈廷庆辰州知府任期三年满,归棹星沙,小泊朗江鼎城下,循驿路行,再访桃花源,与贺竹林同游。山僧出迎,导由遇仙桥入,竹香泉韵,琐碎
三十三卷。明王教(生卒年不详)撰。王教,字庸之,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著有《中川遗稿》,是集乃其子王在阡所编。凡三十三卷。赋二卷,古今体诗十三卷,乐章和诗余一卷,杂文十九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叙述康熙初年吴三桂盘据云南谋叛时,广西将军孙延龄与之勾结,举兵迫巡抚马雄镇投降,巡抚不从,遂抓其全家入狱四年之久。之后吴三桂遣其将孙吴宗斩孙延龄,而礼遇马雄镇劝其
七卷。旧本题明李贽(1527-1602)撰。王世贞所作《古夫于亭杂录》中,以书中有“校秘阁书及修玉牒”等语,疑为李贽的门人张萱所作,因为张萱曾为中书舍人,参与纂写《文渊阁书目》,而李贽则未曾做过官。四
无卷数。清仇景仑撰。仇景仑字嶰伯,甘泉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自上下经至杂卦,依次进行注释。先详尽罗列汉宋诸儒对易卦的解说,然后自己加以评论。书中所取宋注,以程传本义为主,但经常批评宋注空谈义理。所取汉注
二卷。《附录》一卷。清万斯太(1633-1683)撰。万斯大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师从黄宗羲,一生不务举业,锐志经学,主张“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不悟传注之失,则不
一卷。清李心敬撰。李心敬,生卒年不详,字一铭,女诗人归懋仪之母,上海人,梧州知府李宗袁之女,清代文学家。工诗词。著有《小窗杂咏》《绣草谈迁》等。《蠹余草》和《绣余小草》(归懋仪撰)合刻而名曰:《二余诗
三十二卷。明湛若水(生卒年不详)撰。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弘治末进士,授编修,嘉靖时历南京兵部尚书。有《甘泉集》、《白沙、诗教解注》、《二礼经传测》等。是集凡收入《樵语》一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