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游释厄传

西游释厄传

十卷。明朱鼎臣编辑。朱鼎臣字冲怀,广州人,生卒年不详,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世,曾为庠生,编辑整理过多种小说。《西游释厄传》又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长篇神话小说,叙唐僧西行取经故事。该书体例不标回数,每卷分若干则,各立标题。述西游故事比吴承恩百回《西游记》大为简略,全书只有十二万字(吴承恩《西游记》八十二万字)。其中闹天宫、陈光蕊赴任遇难、江流报仇、太宗还魂等事稍详。前三卷十八则故事相当于百回《西游记》前八回,情节相同,文字减少三分之一;第四卷八则叙唐僧出身,为明刊本《西游记》所无,清刊百回《西游记》依该书增补;第五至第七卷二十一则相当于世德堂本《西游记》的九至十五回;后三卷不足四万字概括了百回本《西游记》后八十五回七十四万字的内容,繁简相去悬殊。该书或为吴承恩《西游记》的一个节本,或产生在吴氏创作之前(百回《西游记》卷头诗有“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两句),颇费猜疑,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总之,该书的主要价值是为研究《西游记》提供参考。有明万历间书林刘永茂(莲台)刊本,藏台湾中央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和日本光轮王寺慈眼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有照片)。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陈新整理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杨致和的《西游记传》合刊本。1987年,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第一辑用社科院文研所照片影印,题《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猜你喜欢

  • 中庸讲义

    二卷。清朱用纯(详见《大学讲义》)撰。是书首有自序。前半部申发“中”字义居多,后半部阐明“诚”字义居多。而“中”与“诚”都本于天,见于吾心。故要保此“中”,必须戒惧慎独。“诚”是实理,以实心而实此实理

  • 通言

    一卷。宋吴沆(详见《易璇玑》)撰。此书属语录体,其言间有可取,如曰:“不求过于人而人不能及之者,善道也;不求合于人而人不能离之者,善德也。”又曰:“立朝廷而后见山林之志,享富贵而后见贫贱之节。”其书亦

  • 西垣诗钞

    二卷。附《黔苗竹枝词》一卷。清毛贵铭撰。生卒年未详。毛贵铭字彦翔,号西垣,湖南巴陵(今岳阳)人。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大挑教谕。咸丰三年(1853)卒,年四十九。毛贵铭少颖敏,八九岁时,父师试以

  • 龙岩子集

    十二卷。清李丕则(生卒年不详)撰。丕则自号龙岩山人,曲沃(今属江西省)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任金溪县知县。因其自号龙岩山人,故取名《龙岩子集》,以问答口语的方式记录了自己论学的言论。开篇列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晚清吴趼人(1866-1910)撰。吴研人名沃尧,原字茧人,后来改字研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为住在佛山镇,所以别号我佛山人。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因家道衰败,二十多岁时到上海谋生,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后

  • 唱经堂批欧阳永叔词

    十二首。清金人瑞(1608-1661)撰。金人瑞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为人瑞,又改名喟,字圣叹,后以字行世。江苏吴县人,明诸生。其性格怪僻狂放,采取傲岸嘲世的人生态度,绝意仕进。顺治十八年(166

  • 汉州郡县吏制考

    一卷。清强汝询撰。强汝询在咸丰五年(1855)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郡国志》、《汉书》和《后汉书》的本纪、列传及其注释等,编撰成《汉州郡县吏制考》一书。书前有强汝询《自识》,书末附有《杂论》

  • 明贡举考略

    二卷。清黄崇兰撰。黄崇兰,安徽怀宁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嘉庆六年(1801)选安徽泾县教谕。作者于课读余暇,每思经义取士之风盛于明朝,因取《明史·选举志》、《科场条贯》、《贡举考》及诸名

  • 皱水轩词筌

    一卷。清贺裳(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贺裳字黄公,号白凤词人,江苏丹阳人。本书多考论唐宋之词及词之所尚,并无精辟之言。贺裳论词推许艳冶、险丽、含蓄,而同时又强调真情实境的感发作用。认为“词家须使读者

  • 读书料

    一卷。不著撰人。此书首尾残缺,好像是类书,但所援引记载的材料,编次上没有规律,内容似一些零散的读书材料,故此书命名为《读书料》。本书所辑的佚书,经类有《五经通义》、《易乾系度》;史类有《东观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