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传释词续编

经传释词续编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包括《经传释词补》及《经传释词再补》。《补》共收“庸”、“一”、“乃”、“尔”、“耳”、“纵(从)”、“能”、“将”、“者”、“诸”、“非”、“未”等十二个虚字;《再补》收“而”、“如”、“若”、“然”四个虚字。《续编》对《经传释词》的训解有所增补订正,如“庸”字,《经传释词》训为“词之用”,及“犹‘何’也;‘安’也;‘讵’也”;《补》则增补其义为“犹‘遂’也”、“犹‘将’也”。例证亦有增补,如《经传释词》引《书·皋陶谟》“帝庸作歌”以证“庸”为“词之用也”,《补》则增补云“帝庸作歌”,《史记夏本纪》作“用此作歌”,以证“庸,用是也”。《续编》体例一仍《释词》之旧,引证颇丰赡,训释亦谨严。《续编》有道光二十三年刊本。同治七年(1868年)成都书局《高邮王氏〈经传释词〉并惠安孙氏〈补〉〈再补〉合刊》本,将《经传释词》《经传释词补》《经传释词再补》汇印为一册。1956年中华书局《经传释词》新印本,亦附《补》及《再补》。

二卷。清孙经世(详见《惕斋经说》)撰。按陈金城所撰经世传称,经世见王引之《经传释词》,因而撰成《释词附录》八卷。现本书只有二卷,大约是刊印此书时有所删并,而把《释词附录》改为《经传释词续编》。本书卷一,从“而”字至“即”字,共六个字;卷二,从“与”字至“未”字,共十六字。全书共计二十二字。与王引之《经传释词》相同的,有“而、如、若、然、则、即、与、抑、庸、、乃、尔、耳、将、者、诸、非、未”,共十八个字。其中“而”字六例,“如”字六例,“若”字十一例,“然”字六例,“则”字八例,“即”字三例,“与”字一例,“”字一列,“庸”字一例,“一”字一例,“乃”字七例,“尔”字三例,“耳”字二例,“将”字二例,“者”字一例,“诸”字四例,“非”字一例,王引之《经传释词》都已有,经世则增加其证据,其他各字各例都是补王书所未有,与王书相辅相成。光绪间,蒋凤藻心矩斋刊刻此书,空缺了“则、即、与、以、必、抑”六个字,又打乱了各字前后的秩序,强行分为《补》与《再补》,应是根据残本而付印。有道光二十三年刊本。《经传释词补》一卷除有心矩斋丛书本外,还有私立北泉图书馆丛书本,《经传释词》中华书局1956年本附录有《补》及《再补》,并标明“孙经世补”。

猜你喜欢

  • 诗经精华

    十卷。清薛嘉颖撰。嘉颖字悟村,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是书除宗朱熹《诗集传》外,则尊乾隆所修《诗义折中》。朱氏《诗集传》论诗,一篇之主旨,多在每诗前数句下,此书则列于篇末《集传》之下。之后列有音释,多

  • 屏山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曾敏纂修。张曾敏,曾任屏山县知县。《屏山县志》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共八卷首一卷。卷首凡例、姓氏、图考。正文分为:卷一,舆地。卷二,建置、赋役。卷三,学校。卷四,秩官。卷五,选

  • 毛诗多识编

    七卷。明林兆珂撰。兆珂字孟鸣,莆田(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甲戎(1574)进士,官刑部郎,历知廉州、安庆。著有《毛诗多识编》、《考工记述注》、《檀弓述注》、《杜伯子诗钞》等书。是编本陆机《毛

  • 骈隶

    一卷。清俞樾撰。参见《群经平议》。是书择取汉碑中文字各以两字相俪者相配成对,如以“五纬”对“三条”,“菰竹”对“空桑”等等,皆巧若合符。此盖为文字消遣而已,《续修四库提要》列入小学类字书之属,欠妥。是

  • 大学臆解

    一卷。清张承华撰。承华字蓉溪,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曾主许州讲席。是书原附于《大学补释》后。首为《诸家考订经传解》,次为《朱王异说解》,又次为《纲领条目解》,又次为《古本诚意章解》,又次为《诚意解

  • 祐山杂说

    一卷。明冯汝弼(约1545年前后在世)撰。冯汝弼,字惟良,平湖人,生卒年均不详。历官工科给事中、潜山县丞等。著有《祐山文集》、《诗集》和本书。《祐山杂说》一书自记生平琐事。然而书中也记他人事,书末载种

  • 说文解字注笺

    二十八卷。清徐灏(生卒年不详)撰。徐灏字子远,番禺(今属广东)人。学海堂诸生,同治间官庆远知府。著作尚有《说文部首考》、《象形文释》、《通介堂经说》等。是书性质略与王绍兰《说文段注订补》同,采取就注为

  • 和靖集

    八卷。宋尹焞(1061-1132)撰。尹焞字彦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尹源之孙,少从程颐学。曾应试举人,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靖康初(1126),因仲师道荐,召至,又恳辞还

  • 丹岩集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

  • 负暄野录

    二卷。南宋陈槱(生卒年不详)撰。陈槱,陈几之孙,长乐(今福建福州)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其余仕履事迹不详。此书卷末有至正七年(1347)王东(一作王柬)跋,谓作者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附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