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义亭疑

经义亭疑

三卷。清末蒋楷撰。蒋楷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为专就经义说律之作。取《尚书》“舜典”、“大禹谟”、“康诰”、“吕刑”诸篇及《春秋左氏传》《周礼·秋官》《礼记·王制》中涉及刑律的内容,遍考经子史传,兼及西方学说论述刑律。所引的现行律,为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所奏定。作者用力甚勤,考证亦详,惜缺识断,附会不少。如开篇《尚书·舜典》引“象以典刑”一段,于五刑之外,加以“鞭、扑、赎、赦、贼”五条,与后文命皋陶之词不类。显然系汉人窜入。考之史实,赎刑始于管仲之时,其后桑弘羊作汉武帝相时行之,《尚书·吕刑》亦只言“罚”而不言“赎”,则唐虞之世,本无赎刑。蔡沈于“吕刑”下注,以为“舜典”所言“赎”刑,为官府学校鞭扑之刑,亦不可信。不可行于平民百姓,岂可行于官府学校?蒋楷对这个问题未予参稽辨正,恐难成立。《经义亭疑》有宣统三年(1911)济南刊本。

猜你喜欢

  • 诸城县志

    ①十二卷。清卞颖修,王劝纂。卞颖字慧生,扬州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诸城县知县。王劝,邑人,进士出身。诸城,春秋时为莒、鲁之地,战国为齐下邑,秦为琅琊郡治,西汉至魏为东武邑,隋改为诸城,

  • 乐典

    三十六卷。明黄佐(1488-1566)撰。黄佐字才伯,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少詹子。其学说以程、朱为宗,后人称他为甘泉先生。是书自第一至第十二卷为《乐均》,自第十三至第二十一卷为《乐

  • 事类赋

    三十卷。初名《一字题赋》。北宋吴淑(947-1002)编撰。吴淑,字正仪。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纯静俊爽,思维敏捷,并善书法。初仕南唐为内史。归宋后,以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与修《太平御览》、《太

  • 读书附志

    一卷,南宋赵希弁撰。赵希弁,生卒不详,字君锡,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祖九世孙。南宋宁宗、理宗之交,江西漕贡进士,秘书省校勘。据其家三世藏书,择《郡斋读书志》四卷本所未著录者,仿其体例,撰成该书,以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释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条。此略疏首先以五门分别,即教典所出,藏摄分齐,所诠宗趣能诠教体、释经题目和分文解释。所释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经。科判甚细,足见作者心

  • 茹蘖闲房诗存

    一卷。清陈勤撰。附《画纱室吟稿》一卷。陈符莹(生卒年不详)撰。陈勤,字辛农,号拙存,江苏甘泉(今扬州)人,符大受之妻。清代诗人。早寡。符萤,符大受之妹。所著《画纱室吟稿》与其嫂氏《茹蘖闲房诗存》合刻为

  • 高僧传

    十四卷。梁代释慧皎(497-554)撰。慧皎,俗姓氏不详,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他博通内外学。对佛教经律尤有研究。住会稽嘉祥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每当春夏则讲说弘法,秋冬则专心著述。他还曾住

  • 补石山房文集

    四卷。清曹光诏(1809-1884)撰。曹光诏字识山。湖南湘潭人。诸生。咸丰间曾任湘乡县知县朱孙治幕。以知兵闻。《文集》所收皆有关世道人心之文。曹氏学有根柢。卷二《春秋楚国疆域考》一文,历引传记证春秋

  • 周易图

    五卷。清端木国瑚撰。此书共有一百多幅图,图后附有解释文字,皆奇形异状,眩人耳目。究其同类之图变化不大,如开卷易有太极十图,皆为圆图,所不同者只在圆图中间的线条曲与直、横与竖微有不同而已。其它与此相似,

  • 列女传、续列女传

    《列女传》又名《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约前77-前6)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宗室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历任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