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岩诗集

竹岩诗集

一卷。《文集》一卷。《补遗》一卷。明柯潜(1423-1473)撰。柯潜,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士,教习庶吉士,李东阳皆是受业者。著有《竹岩集》。事迹具载《明史》本传。柯潜在当时,负词林宿望。尝在翰林后堂手植双柏,即所谓柯亭学士柏,数百年传为古迹。柯潜诗文均受时人所重,惟文集传本甚稀。据集首董士宏序,可知原集在嘉靖中曾经刊版。又据康太和序,知当时钞本中已多阙佚,如康序所称《记盆鱼》、《序愚乐》等作,亦俱未见。加之后人妄有刊削,钞录诸本亦多舛误,弥失其真。故对是集所存诗文各一卷,重为订正,并从郑岳《莆阳文献》、郑王臣《莆风清籁》中录诗十首,文二首,为补遗一卷,附缀于末,以存梗概。其诗冲澹清婉,不落蹊径。文亦峻整有法度,不失明初先正之风。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仪礼训解

    十七卷。清王士让撰。士让,福建安溪(今属福建)人,官至蕲州通判。书首有官献瑶、吴绂、张源义、张寿祺诸人序。张寿祺序称:“先生治《仪礼》故具稿,至是又益之,后六易稿,成,编曰《仪礼训解》”,足见王氏用力

  • 共读楼书目

    十卷。清国英编。国英(约1821-1890),满姓索绰络反出身没落世勋之家,幼时家贫,二十岁左右补为枢曹。同治三年(1864)与朋友共创崇正义塾,后屡蒙恩擢,所得俸银悉用购书,所藏亦渐为丰富。光绪二年

  • 海云堂文钞

    二卷。清严学淦(生卒年未详)撰。严学淦,约嘉庆道光前后在世。籍里仕履见《海云堂诗钞》条。严学淦以贵公子,从其父士熔于四川。集中纪事之作,足证当时轶闻。其四川松藩镇总兵马良柱传、札克塔尔神道碑,及其父筠

  • 从古正文

    五卷。明黄谏(生卒年不详)撰。黄谏字廷臣,高邮(今属江苏)人,迁徙兰州。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谪广州府通判。工隶篆行楷,善画。其著作还有《书经集解》等。此书旨在考正字画之讹,以《洪武正韵》隶字,每字大

  • 游龙山记

    一种,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二年(1842)九月,天高气爽,罗泽南偕谢春池、李察庵同往游龙山。时其寄宿洲上,离龙山百里地。龙山在县沿之西南,罗山峙其东,高逾四十里,与岳之祝融

  • 续一切经音义

    十卷。辽释希麟撰。卷首希麟自序题燕京崇仁寺沙门希麟集。其自序谓:“唐建中末,有沙门慧琳,栖心二十载,披读一切经,撰成《音义》总一百卷。依《开元释教录》,从《大般若》,终《获命法》,所音都五千四十八卷。

  • 珞琭子赋注

    二卷。按钱曾《读书敏求记》称《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二卷,李同、王廷光、释昙莹、徐子平四家注解。考《永乐大典》所载共有二本,一为徐子平注,一即此本,而独题释昙莹之名,但李同、王廷光之说也悉存。可能钱曾之本

  • 孤愤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术,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

  • 宝文堂分类书目

    三卷。明晁瑮撰。晁瑮(约(1511-1575),字石君,号春陵,开州(今河南濮阳)人,为宋太子太傅晁迥的后裔。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居翰林二十载,工于诗赋,雅好古籍,藏名盛于一

  • 解州安邑县志

    十六卷。清言如泗修,吕滥、郑必阳纂。言如泗、吕滥详见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其志创修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知县耿启,一修于康熙十年(1671)知县赵增。此后八十余年,未有再加续修。乾隆二十六年,言如泗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