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窥词管见

窥词管见

一卷。清李渔(1611-1680)撰。李渔字笠鸿,一字谪凡,后字笠翁,号觉世稗官,别署笠道人、新亭樵客、随庵主人等,浙江兰溪人。少壮擅古文诗词,有才子之称。顺治十四年(1657)移家南京,筑芥子园,开书坊,以刊书闻于时。他的戏剧、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段时期。他结交王士祯、周亮工、尤侗、吴伟业等名士,广置侍姬,组成家庭戏班,自作脚本,供其演出,一时名著南北。移居南京的二十年间,李渔还广游天下,奔走于达官贵人之间打秋风,逢迎阿谀,摇尾乞怜,毫无文人之节操。康熙十四年(1677)迁回杭州,在西湖边筑“层园”度过晚年。李渔著述甚富,有《笠翁一家言全集》(包括诗文集和《闲情偶寄》),戏曲《笠翁十种曲》,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等多种,并均流传至今。李渔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戏剧理论上,这在他的《闲情偶寄》中《词曲》、《演习》两部中有集中的论述。与以往的戏剧家们只重辞藻、曲调的鉴赏不同,他是把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进行整体研究,并突出其舞台艺术的特点。在语言上,与当时曲家偏重词藻雅丽之风相对立,强调通俗化、个性化。他的理论,是对传统戏曲的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他的戏剧创作也体现了他的理论,今存的《笠翁十种曲》都是结构紧凑,针脚细密,绝无破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作品。但是,因为李渔作戏是为了投达官名士所好,所以往往一味追求情节离奇,而且大多趣味庸俗,格调不高。李渔的小说创作也体现了这些特点。他的作品语言流畅,通俗,情节新异,却绝不生硬,议论也恰当妥贴。但因过分追求故事的标新立异,曲折离奇,一般思想性都不强,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甚至出现逗人发噱的恶趣和秽亵不堪的描写。这些都是李渔创作的致命缺点。本书为其论词之作,仅二十二则,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词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作法。李渔主张要严格区分诗、词、曲三者之间的界限,认为“诗之腔调宜古雅,曲之腔调宜近俗,词之腔调,则在雅俗相和之间”。他主张词意贵新,而所谓“新”,并非指事情新奇少有,而是能“言人所未言,而又不出寻常见闻之外者”,要“能于浅近处求新”。李渔又特别重视词语的自然通俗,反对道学气,批评那些罗列古事而写就的作品是“算博士”,是“点鬼簿”,主张“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情景都是现在事,舍现在不求,而求诸千里之外,百世之上,是舍易求难。”《窥词管见》也有持论不甚公道的地方,例如,他盛赞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谓其“词极尖新,而实为理之所有”,但却极力讥责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谓一“闹”字殊难理解,极粗极俗,而且听不入耳。这些见解很难令人信服。有《词语丛编》本,附见于《笠翁全集》。

猜你喜欢

  • 辩伪录

    五卷。元代沙门祥迈(生卒年不详)撰。祥迈,俗姓延、字如意。山西太原人。九岁出家,随师请业,居磐山甘泉普济寺。学勤思进,博通内外典,尤善文笔。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奉敕所撰《辩伪录》,亦称《至元辩伪

  • 知止斋诗集

    十六卷。清翁心存(1791-1862)撰。翁心存字二铭,号遂庵,谥文端。江苏常熟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心存精研经史,著有《知止堂集》。该诗集于光绪丁丑(1877年)刊行。集中五言诗、七言

  • 性理真诠

    四卷。法国人孙璋(?-1767)著。璋字德昭,一字玉峰,耶稣会士,雍正六年(1728)入中国。中俄交涉时任译员,后卒于北京。是书凡四卷,第二、三卷又析为上、下两卷,实为六卷。第一卷言灵性之体,第二卷言

  • 尹和靖年谱

    一卷。《四库提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称谓,盖其门人所编”。按《尹和靖集》附有《年谱》一卷,宋王时敏编,疑此即其作者。尹和靖即尹焞,字彦明,谥和靖,宋代理学家。本谱所记事迹甚为简略,亦不及《涪陵记

  • 雨窗集

    残存五篇。话本小说集,明洪楩编刊的话本小说总集《六十家小说》(今刊书名《清平山堂话本》)中首集。残存五篇为:《花灯轿莲女成佛记》、《曹伯明错勘赃记》、《错认尸》、《董永遇仙记》、《戒指儿记》,多是宋元

  • 淡然轩集

    八卷。明余继登(约1590年前后再世)撰。余继登,字世用,号云衢,交河(今属河北省)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摄部事。所请不省,郁郁成疾,卒谥文恪。著有《淡然轩集》、《典故纪闻》。是集为冯琦所编,嘱

  • 姓源珠玑

    六卷。明杨信民(生卒年不详)撰。杨信民江阴人(今属江苏省)人,永乐中任日照县知县。本书以《洪武王韵》为序,分别排列诸姓。各系古之名人于姓下。分为八十一类。各以四字标题,别为编目于卷首。书与录绝不相符。

  • 律易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缪氏作《律吕通今图说》后,恐律吕随纳音易位说失之臆断,于是由干支之位推天地之数,乃知律由声生,声由数定。又疑纯阳终不合声音之序,于是由八音所不收探声理

  • 留余草堂丛书

    十一种,六十四卷。清刘承干编。刘承干,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编者认为清中叶以后,学术方面扬汉学而抑宋学,故虽考据之学大盛,仍不免有世风日颓的征兆,有感于此,于是以劝世为宗旨,编此丛书,多收有关理学的著作。

  • 沈氏改正揲蓍法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杭氏同乡沈善登曾著《需时眇言》十卷,论述《周易》之中的象、数、筮,进而阐明《易》之大旨。杭氏以为此书虽精严详密,但叙述过于繁复,使读者很难看懂。故节录其《原筮》一篇中的观点及揲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