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思

礼记思

六册。赵僎(生平不详)撰。僎明代南直海(今江苏东海)人。赵《自序》云:“言《礼记》之作,本于人心之思。《曲礼》曰:‘毋不敬’,即缀之曰‘俨若思’,思其敬之象;而《礼》之精乎三千三百,一敬也,一思也。不思则不敬,然则学《礼》者,非敬,礼何由入,非思,礼何由出。余发未燥,先大人命以学《礼》,二十余年,始能以思之所入者为《礼》之所出。宁尊经而略传,不敢信传而疑经。余著有《纳言》一书,嫌其墨守。甲子三月,余读书曹溪山中,社友关生张君,以二子执弟子礼,横经问业(即张若獬、张若麒)。余因口授而笔成之,凡三阅月而得此书。每一开卷,朗诵白文数十道,取古人之所思者,转之当念;复取言下之所思者,印之古人。一读一思,一思一快。其或埋没于腐儒分章裂句之陋习,不则牵合于承讹袭舛之故智者,偶尔点破,无论标一字,树一义,无不奇绝叫绝;始信作经者,原有深微奥杳之旨,明明在语言文字间,无奈读者之不能别具只眼,则弗思之过也。因自题其书曰《礼记思》”。末题“明天启七年丁卯夏日,东海弗如赵僎,书于白门禅舍”。按《三礼》之学,从晋及南北朝至唐,皆以郑注为宗,因此《四库提要》谓“朱子取《礼》注,盖他经可推求文句,据理而谈,《三礼》非有授受渊源,不能臆揣”。此书独吐弃一切,明言重思,则不重学之意,实已揭明。故于制度文为名物象数,皆在所略,而偏重发明新义新理。宋明儒者,《礼》经著述,虽掊击汉儒,而沿袭旧说者也不少。此书则以自出心裁为主,即有暗本旧说者,概不言出自何人。但明人于《礼记》著述,多重义理,且往往与汉儒立异,如郝敬等《礼记通解》皆是;其更下者,则专重举业,于《丧服》、《丧礼》,均不抄录。此书除《明堂位》外,诋议本经尚少,而《丧服》、《丧礼》,及《曾子问》等载录尚多。此书同样不录每篇全文。并且在《丧服大记》“夫人吊于士大夫”节下,言“君臣犹一家父兄子弟,休戚上下无不相关,视之如一体。故疾则君三问再问,丧则君或抚或踊,真若手足之亏折”。可谓陈义正大,赵氏此说,亦有所本。于《问丧》,其“往送也”节,言“写得孝子哀痛无聊之意,真切笃至,读之哭声满纸”。“杖者何也”节,言“礼义还本人情,先王原非强世。苟无是情,不唯不可以为子,亦不可以为人”。此等议论,可谓深味人情世事。至于《檀弓》“战于郎”节,言“徭役之烦,税敛之厚。下之人,离心离德,无爱亲死长之心;上之人,又不能协心御难,率斯民以捍卫君国。责民轻,责士君子较重”。亦极可讽世省人。又如《祭义》“孝有三”下,驳“《传》注执定天子庶人之拘”,似创新解而又为确解。此书在四十七篇中,亦有缺者,非备录。在明人礼类著述中,此书诚不易得。此书有传抄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四传私考

    十三卷。明徐浦撰。徐浦字伯源,号台石,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嘉靖进士,官弋阳令。擢给事中。累至广西佥事。该书考订《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胡安国《春秋传》的异同,断以己意。议论较为平允。但就事

  • 学庸困知录

    四卷。清庄咏撰。庄咏字赓唐,山东城阳(今山东鄄城)人。官至直隶沧州知州。是书首有乾隆五十九年(1794)庄咏自序,又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李汝峤序。经文之后,首列集注,次列诸家之说,用双行小字。集

  • 冯定远集

    十一卷。清冯班(1604-1671)撰。冯班,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今属江苏)人。为冯舒胞弟。明末诸生。冯班性格落拓不偶,每与人异。明亡后,冯舒因文字狱被害,于是更加抑郁,放荡不羁,佯狂避世,人称“二

  • 檀几丛书录要

    七种,七卷。清何思钧编辑。何思钧字双溪,灵石(今山西省灵石县)人,主要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本丛书摘出王晫、张潮《檀几丛书》中有关教训子弟修身劝学诸书,汇为一集,共七种:清姚廷杰《教孝

  • 忠义存褒什

    二卷。明许有谷撰。有谷情况见《古今贞烈维风》条。该书主要记载明惠帝建文之乱中殉难诸臣的事迹,人各为传,传后各系七言绝句一首,以表明作者观点。《四库全书》用两淮马裕家藏本。

  • 易测

    十卷。明曾朝节(1535-1604)撰。朝节字植斋,湖南临武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该书取王弼《注》、孔颖达《疏》、程子《传》、朱子《本义》及杨氏《易传》之说,参互考订,解释上下经

  • 易举管窥

    ①一卷,清章芝撰。章芝字非灵,泾县人。全书原共四册,首册有图有说,其余三册则逐卦诠释。其同乡赵绍祖认为首册错综互变之义,诚有诸儒所未备者。故首先刊印,取名《管窥》。实际上章氏之说,前人皆有论述,故难免

  • 毛诗经句异文通诂

    七卷。李德淑撰。宋代王应麟参照齐、鲁、韩三家的异同,撰写了《诗考》一书,书中不仅遗漏很多,而且又没有注明某篇某卷某字的音义,使得学者们很难检索。因此,李德淑以毛诗为主,并博采齐鲁韩三家的训诂,广泛收集

  • 圆率考真图解

    一卷。清曾纪鸿(1848-1877)撰。曾纪鸿,字栗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次子,丁取忠的学生,曾与黄宗宪、左潜于丁取忠指导下在长沙古荷花池的白芙堂共同研究数学。与丁取忠等同撰《粟布演草》第一卷、《对数

  • 洞阳诗集

    二十卷。明顾可久,(生卒年不详)撰。顾可久字与新,江苏无锡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顾可久好学工书。本编曰《洞阳诗集》,而子目则曰《在涧集》。考《千顷堂书目》,可久有《在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