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元雅
六卷。明张廷玉撰。张廷玉字汝光。号石初。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此书为其所作琴谱。琴共四式,曲共百篇。有本调、正调、别调、指法、调法、研注等门。又有别谱鼓瑟之法,按律取音,按音协调,合十二曲为一卷。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为存目。
六卷。明张廷玉撰。张廷玉字汝光。号石初。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此书为其所作琴谱。琴共四式,曲共百篇。有本调、正调、别调、指法、调法、研注等门。又有别谱鼓瑟之法,按律取音,按音协调,合十二曲为一卷。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为存目。
十卷。清陈增新(生卒年均不详)编。陈增新字子更,嘉善(今属浙江)人。顺治初,增新与同里魏学渠等结社相唱和,称“柳洲八子”。其后攀附者日众,共七十余人。著《柳洲诗集》。此集共十卷。今观其集,其诗体格相似
一卷。明董说(1620-1686)编。董说字若雨,号西庵。乌程(浙江吴兴)人。明诸生。明亡,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自称槁木林。顺治十三年(1656)削发入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又名
一卷。清胡翔瀛撰。翔瀛字峄阳,山东即墨人。康熙时贡生。此书由作者自序,胡氏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皆与日常生活相关,是修己治人之道。此书是为家塾训蒙之书,仅取六十四象以示易学之门径,文中间或附有其于洛闽之地的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十二卷。明程汝继撰。汝继字志初,又字敬承。江西婺源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袁州府知府。该书《凡例》云:“以朱子《本义》为宗,故名曰《宗义》。”但也往往有与《本义》不合者。朱之蕃为此书作《
四十卷。徐兢撰。徐兢(1091-1153)。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建州瓯宁(今福建)人。宋宣和六年(1124),以国信使提辖官,奉使高丽。在高丽月余,就其见闻著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归朝后呈于上
四卷。明钱蓘(生卒年不详)撰。钱蓘,字懋登,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明万历中由贡生官于潜县训导。此书内容均为录长厚之事可以为世法者,所以名曰《厚语》。共四卷,分为十六类,每类皆以明人居前,而古事以类
六卷。清房裔兰修,苏之芳纂。房裔兰字汉芝,河北栾城县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雍正七年(1729)任阳高县知县。雍正七年房裔兰掌阳高后,以省志及其他采访所得,编成此志。《阳高县志》雍正七年(1
六卷。清李若昌辑。李若昌字小泉。此石刻于同治、光绪间。第一卷收陆机《平复帖》、怀素《苦笋帖》、唐僧《法藏》、赵孟頫《师说》。第二卷收吴仲圭、董其昌、祝枝山、吴应卯、沈周、张瑞图、傅山、黄道周、唐伯虎。
一卷。胡元玉录。授经簃在会同县学官署中,会同属湖南靖州。胡元玉当时在县学任教谕,除了给诸生开设时文课之外,还讲授经学。讲经先讲《论语》,时间大约一年,此书就是胡元玉将学生的课业汇集成册的。卷首有督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