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虹楼鉴真帖
二十四卷。清孔继涑辑。孔继涑摹古书皆重石刻,而此多墨迹,间有石本但不常有者,如《黄庭经》、《兰庭序》、《宝晋斋法帖》等皆是。但苏轼《表忠观碑》乃王安石跋,《汝州谢表》、《与方竹逸画竹记》、黄山谷《洛阳雨斋风雨息》一诗等皆伪书。以孔氏之精鉴,也收于其中,实不可解。所收董其昌书极精妙,为张得天藏本,屡次题跋,欲用以自殉者。梁闻山评张得天书,说其在董其昌之上。而张得天则有自知之明。有曲阜孔氏本。
二十四卷。清孔继涑辑。孔继涑摹古书皆重石刻,而此多墨迹,间有石本但不常有者,如《黄庭经》、《兰庭序》、《宝晋斋法帖》等皆是。但苏轼《表忠观碑》乃王安石跋,《汝州谢表》、《与方竹逸画竹记》、黄山谷《洛阳雨斋风雨息》一诗等皆伪书。以孔氏之精鉴,也收于其中,实不可解。所收董其昌书极精妙,为张得天藏本,屡次题跋,欲用以自殉者。梁闻山评张得天书,说其在董其昌之上。而张得天则有自知之明。有曲阜孔氏本。
一卷。清龚守正(1776-1851)自述。守正字象曾,号季思,浙江仁和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恭。此谱自记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止,其子自闿等又据守正所著《艳雪轩笔记》
《本草崇原》三卷,《侣山堂类辨》二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高世栻辑。因本书以《神农本草经》为经,故名。张氏研究医学,必详明本原且以轩岐、仲景为归。认为《神农本草经》“词古义深,难于
一卷。魏王朗(155-228)撰。清马国翰辑,朗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官至乐平乡侯。通经学,曾著有《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今仅存《论语王氏说》辑本。但《三国志》本传及
一卷。清俞樾撰。参见《群经平议》。是书择取汉碑中形况之辞,或一字,或重言,或双声叠韵及其通假之字为之诠释。如《郑固碑》的“色斯自得”、《任伯嗣碑》的“南蛮抪扈”之类,俞氏能综合隶文,比附经义,析义甚为
四卷。清刘权之(1739-1818)撰。刘权之字德舆,号云房。湖南长沙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嘉庆初任左都御史,上书反对地方官借采买仓谷,贪污自肥。嘉庆七年(1802)以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三卷。清任大椿(1738-1789)撰。任大椿,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科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累官御史,尝充四库编修,尤长名物,著有《经典弁
二卷。英国稻惟德(生卒年不详)译。书刻于光绪十年(1885)。共有图八幅,图附以说,八幅图为全体骨骼图、全体骨节并筋部图、全体诸肌图、全部脉管图、全体回管图、养生路并吸管图、全体脑筋图、觉悟诸其图。其
二十二卷。明顾鼎臣(1473-1540)撰。顾鼎臣,初名同,因梦而改鼎臣,字九和,号未斋,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
无卷数。意大利龙华民(1559-1654)撰。龙华民,字精华,意大利耶稣会士。1597年来华,先在广东韶州传教,1609年奉在华耶稣会首领利玛窦约来北京,并成为利玛窦继承人。1636年赴济南传教,在中
两集,二十二种,六十九卷,附三种,五卷。民国陈庆年编。陈庆年字善余,江苏丹徒人。生卒年不详。曾任湖北译书局总纂,提调湖南全省学务,著作有《横山乡人类稿》、《汉津遗文疏证》等。丛书为陈庆年任职江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