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蘅馆遗稿
二卷。清黄思衍(1866-1910)撰。黄思衍字仲渊,号少陔。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诸生。是书为思衍卒后其兄逢元取其遗文为之删存者,共收文二十四篇,古文二十篇,骈文四篇。思衍学问不如兄,而文才则似过之,卷中古文颇能曲折尽意,骈文亦洁净可诵,诸体之中以书札为最胜。下卷《复彭任甫书》,《致杨怡慎书》,《致易铭书》,都是比较好的文章,思衍少游宁都,喜魏禧文,年三十后,又笃嗜吴敏树《拌湖文集》。有民国十二年长沙排印本。
二卷。清黄思衍(1866-1910)撰。黄思衍字仲渊,号少陔。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诸生。是书为思衍卒后其兄逢元取其遗文为之删存者,共收文二十四篇,古文二十篇,骈文四篇。思衍学问不如兄,而文才则似过之,卷中古文颇能曲折尽意,骈文亦洁净可诵,诸体之中以书札为最胜。下卷《复彭任甫书》,《致杨怡慎书》,《致易铭书》,都是比较好的文章,思衍少游宁都,喜魏禧文,年三十后,又笃嗜吴敏树《拌湖文集》。有民国十二年长沙排印本。
八卷。清张世荦(生卒年不详)撰。张世荦,字无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九年甲子(1744)举人。撰有《南华模象记》八卷。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引《庄子》以释佛理,有的则以佛家之说释解《庄子》。
一卷。胡元玉录。胡氏主讲于湖南衡山县研经书院时,将课试经业汇成此集,名曰《研经书院课集》。卷首有督学使者张预的序文。该书以训诂贯通,广征博引,不拘一家之言,集诸家说经之所长,因此往往自出新义。但也有不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韩维(1017-1098)撰。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因文韩亿辅政,不试进士。文去世,仍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学嗜古,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富弼召见,授予
三十卷。南朝梁陈间顾野王(519-581)撰。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通经史,精于天文、地理、文字音义。在梁朝为临贺王萧正府记室参军,入陈官至黄门侍郎。著有《建安地记》、《玉篇》、《
三十六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曾受业于吴莱、柳贯、黄溍。明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深得太祖宠信。后因长孙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谪戍茂州
三十五卷。明蔡复赏(生卒不详)撰。蔡复赏,明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孔圣全书》书前自题恩贡出身,南京户部修职郎,实误,此非明代官名。考序称书成后曾就正于同乡兵部侍郎姜廷颐,姜廷颐为明
一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上海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滥用驿马降为光禄寺卿。二十八年(1763)
三卷。清王鹏运(1849-1904)撰。鹏运字佑遐、幼霞,自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广西临桂(今桂林)人。清末诗人。同治举人,官至礼部给事中。居任敢于言事。其词风“导源碧山,后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浑
五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绍兴十四年(1144),登进士第,调绍兴余姚尉。历官国子博士,建王府教授。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王即位为孝宗,史
十四卷,首一卷。清周有壬纂。周有任,字佩安,江苏无锡人。周氏自幼弃举业,汇笔游公卿间,数十年于邑中,文献掌故考求甚力,断碑只字靡不搜访。著有《锡山文钞》、《句吴金石记》、《名山祀典录》,纂有邑志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