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附《考工解》二卷。北宋王安石(1021-1068)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亦称临川先生、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好读书,擢进士第一。议论高奇,果于自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残本》四卷,《难经校订》一卷。清姚凯元(生卒年不详)撰。姚凯元字子湘,号雪子,归安(今属四川省)人。曾官光禄寺署正。其先祖为礼部尚书。此书今仅存卷三至卷六,称为残本。姚氏此书援引皇甫
一卷。宋洪遵撰。洪遵字景平,鄱阳(今属江西)人。官至南知枢密院事。《宋史》有传。《订正史记真本凡例》一书编载曹溶《学海类编》中。书前有自序,称“手录司马迁《史记》一帙,”但对杨恽、褚少孙等人所补的十篇
五卷。清胡宣庆撰。胡宣庆,字余庵,星沙人。咸丰举人。著有《图史提纲》等书。《水道源流》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共五卷,主要考订直隶、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赵霈涛纂。赵霈涛,奉化人。郯源属奉化县,山川既佳,人物亦盛。此志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化赵氏剡曲草堂活字本。全书共二十四卷,分为都图、里至、镇市、坊表、风俗、义举、山类、川
一卷。汉张霸撰,清王谟辑。《汉书·儒林传》说:“世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能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
《比雅》亦名《转注考》,详见《比雅》。
一卷。旧题宋臧梓撰。《四库提要》考证其为臧梓记录吕颐浩口述而编成。记载建炎三年(1129)金人攻泗州时,诸路军队勤王事迹。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十六卷。清沈继贤纂修。沈继贤,字鹤书,浙江海宁县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雍正元年(1722)任直隶乐亭知县,七年(1729)补任岚县知县,八年(1730)调任太原知县。修有《重修岚县志》。《
三十八卷。清朱记荣编。朱记荣,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南北朝时,经学分成南学和北学。隋唐统一后,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加之南北经学的不同对科举取士多有不便,欲将异说纷纭的经义统一起来,便召见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