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沔阳志

沔阳志

①十八卷,明曾储修,童承叙纂。曾储,广东南海人,贡生,官沔阳知州。童承叙,字士畴,本县人,进士,官至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沔阳志创修于明景泰间训导胡经始,其时知州姜琯作《景陵志》,采录沔阳事。胡经始志嫌略,姜琯志近于芜。此后七十余年,事迹频更急于补辑,曾储延童承叙及州绅数人,收散采逸,成于嘉靖十年(1531)。《沔阳志》嘉靖十年刻本,共十八卷,分为:卷一郡纪,卷二郡县表,卷三封爵表,卷四人物表,卷五卷六提封志,卷七创设志,卷八河防志,卷九食货志,卷十秩祀志,卷十一儒学志,卷十二兵戎志,卷十三秩官传,卷十四至卷十五人物传,卷十六良牧传,卷十七名贤传,卷十八逸士传、侨寓传、孝义传、外传。此志叙事以纪,系年以表,考故以志,述行以传。据清史传及旧志所载,裁冗者,黜鄙者,详略者,正讹者,凡疆域沿革,山川形胜及土风物产,无不博引旁征,分条胪列。人物先以表证其年月,继以传详其事实,以人才盛衰,为政事兴废所系,故三致意。凡文章有关州事附见于各类,怡性陶情吟风弄月之篇,概行删除,不立艺文一门,卓有见识。《通志检存稿》称,此志与康海《武功志》、王九思《鄠县志》,可谓海内三名志。此志尚有1962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民国间沔阳卢弼氏校订抄本和民国十五年(1926)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校刻本。② 十八卷,明郭侨修,费尚伊纂。郭侨,陕西渭南人,举人,官沔阳知州。费尚伊,字国聘,本州人,进士,官至陕西按察使佥事。州志,自嘉靖十年(1531)童承叙纂修后,万历十一年(1583)知州史自上延州人陈文烛续修,增五十年间事。至万历十六年(1588)郭侨复延费尚伊续修,有童承叙开其先,陈文烛继其后,此后执笔者,遵守典制,未敢有所更张。《沔阳志》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此志依据童志体例,一如陈志,增续其未备,而于童志原书,无移易,所增皆列原书每类之后。阮文达曾言:修志者如前有名志,主仍旧贯,后人依类续之,不损其本来,仅益其未有,嘉庆道光以来多本此旨。陈志费志已先以此为准则。后沔阳卢氏重刊童志,据此本删陈、费二人所续,将所续之前定为童志原书。

猜你喜欢

  • 清江三孔集

    四十卷。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撰。临江(今江西清江等地)守王编。孔文仲字经父,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嘉祐六年(1061)进士。官中书舍人。孔武仲字常父。嘉祐八年(1063)进士。官礼部侍郎。孔平仲字毅

  • 文斤山民集

    六卷。清魏繇(生卒年未详)撰。魏繇有《泳经堂丛书》。此集为六卷。《遗集》总目称五卷,实为有误。是集分年编次,始于同治七年(1868),迄于光绪二十四年(1893),取与《泳经堂丛书》对照。自二卷三页“

  • 诸子集成

    二十八种,三百九十卷。国学整理社辑。该丛书辑录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儒家类、法家类、道家类、兵家类、杂家类、农家类及小说家类具有代表性的子部著作二十八种,分八册刊行。第一册收刘宝楠《论语正义》二十四卷、焦循

  • 宁远县志

    ①十卷。清曾钰纂修。曾钰,字石友,福建惠安人,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任宁远县知县。宁远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迄清康熙年间曾两修,乾隆年间再修。曾钰任县令后,认为志又已六十年未修,亟应再辑。其自为

  • 左恪靖奏稿初编

    三十八卷,续编九十六卷。清左宗棠(1812-1885)撰。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举人,官翰林院编修。曾随曾国藩编练湘军,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回民起义。授协

  • 鲁连子

    一卷。周鲁仲连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仲连齐人,或曰鲁连、或曰鲁仲子、或曰鲁连先生。高蹈不仕,喜为人排难解纷。游于赵,秦围赵急,魏新垣衍请帝秦,仲连力言不可,会信陵君率魏兵至,秦军却走,后燕将据

  • 神仙感遇传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详见《了证歌》)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

  • 析言论

    一卷。晋张显(生卒年不详)撰。关于张显的生平事迹,今已无从确考。《隋书·经籍志》杂家类中言:“《析言论》二十卷,晋议郎张显撰,亡。”《古今训》十一卷,张显撰。唐马总在修《意林》时,称《析言论》十卷,与

  • 易数钩隐图

    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刘牧(1011~1064)撰。刘牧,字先之,号长民,世称长民先生。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官至太常博士。其学源于陈抟、种放,受《易》于范谔昌,与邵雍先天之学异派同源。为北宋

  • 蓝山集

    六卷。明蓝仁撰。蓝仁,字静之,福建崇安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文苑传》载元末,杜本隐居武夷山,蓝仁与弟蓝智同往师之,授以四明任士林诗法。蓝仁遂谢科举,一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