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清雷浚撰。参见《说文引经例辨》。是编旨在探求《说文》不载的经典相承之字。学者谓经典相承之字,《说文》不载,并非佚失,在《说文》中自有一字以当之。钱大昕、陈寿祺等,皆以经典相承之字于《说文》中求
二卷。作者不详,书成于明代。传奇小说集,收唐人传奇及明人小说计十九篇,其中唐人传奇占十之七八,概抄录《太平广记》,文字上没有加工整理。所记明人小说《负情侬传》与明宋幼清《九籥集》卷五《负情侬传》同,为
四卷。明周之玙(生卒年不详)撰。周之玙,字玉凫,茂苑(今江苏苏州市)人。早在周之玙之前就已经出现《陶朱公致富奇书》,周之玙对该书略作改动,重做一番编排题名为《农圃六书》。《农圃六书》分为树艺、畜牧、占
二十一卷,民国李退谷修,朱勋等纂。李退谷,开州人,民国时期任瓮安县知县。朱勋,邑人。清雍正初,邑宰韩瑛撰县志八卷。然久已散失。民国二年李退谷来任知县,乃延朱勋纂修志乘,历时八月而成是书。《瓮安县志》民
十二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编辑,明丁瓒(生卒年不详)补正。丁瓒字点白,江苏镇江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丁氏因时医多不习《内经·素问》,滑寿《素问钞》久传多误,故根据滑氏旧本,重新加以
上中下三卷。全名为《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一般都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之底本。讲史话本小说,叙述乐毅伐齐事。书题“后集”,必应有“前集”。此《后集》开头入话略述前事云
三十四卷。明何乔新(1427-1502)撰。何乔新,字廷秀,一字天苗,号椒丘。江西广昌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南京礼部主事,后改刑部主事,历广东司郎中。成化四年(1468)迁福建副使,再迁湖广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为二卷,分为上下二篇。上篇论四门四正,取象取物,以及卦爻蓍策之数。下篇说谓坤有十性,而且推及荡配、陵配,又杂引万形经、地形经,制灵经、蓍成经、含
不分卷。近代龙璋(1854-1918)撰。龙璋字研仙,号甓勤,晚号潜叟,攸县(今属湖南)人。是编为辑录已经亡佚的文字、音韵、训诂著作的汇编。辑录小学佚书的工作始于清代学者任大椿和孙星衍。任大椿有《字林
四卷。清郭植(约1745年前后在世)撰。郭植字千岸,号月坡,古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郭植乾隆中登进士,工诗。本集分四编:《雪竹草堂集》、《北游集》、《台江草》、《温陵草》。以集中编年考之,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