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校雠通义

校雠通义

内篇三卷,外篇一卷。清章学诚撰。章学诚(1738-1801),原名文斅,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此书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系在其自著《和州志》、《艺文志序例》基础上,仿宋人郑樵(1104-1162)《通志·校雠略》而成。原题《续通志·校雠略》,后手稿被盗,又重定为三卷。卷一含原道、宗刘、互著、别裁、辨嫌名、补郑、校雠修理、著录残逸、藏书等九篇,阐述目录学之宗旨,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指导性原则以及“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重要方法。卷二为补校《汉书·艺文志》、郑樵误校《汉志》、焦竑误校《汉志》等三篇,主要是训核郑、焦二氏之误谬。卷三为《汉书·艺文志》自六艺至方技六篇,分析《汉志》得失。外篇收序跋及文史杂论二十一篇,在目录编制方面创立“互著”、“别裁”二法,主张图书分类应该与学术发展相互适应,不愧是集我国古代校雠学大成的严谨著述。另外章氏还强调编制专科目录的重要性,要求改革传统目录学体系,树立目录应该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为主的观点。有清光绪三年(1877)章氏贵阳刊本、《章氏遗书》本、《粤雅堂丛书》本、嘉业堂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56年古籍出版社校点本。

猜你喜欢

  • 唐六典

    三十卷,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开元十年(722),中书舍人陆坚奉诏撰修《六典》,唐玄宗手写白麻纸六条,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令以类相从,由丽正修书院总其事。开元十三年,丽正院改名集

  • 汉易十三家

    二卷。辑佚书,清胡薇元辑。胡薇元著有《霜录亭易说》(其生平事迹参见该条)。此本所辑有韩婴、蔡景君、施仇、孟喜、梁丘贺、古五子、淮南九师、京房、费直、马融、刘表、宋衷、荀爽等十三家《易》义,分为上下二卷

  • 读史大略

    六十卷,附录一卷,清张白撰。张白,字介臣,号定峰,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县学生,肆力于学,尤精于史,于是穷四十年精力写成《读史大略》一书,另附子晋《史略》一卷。此书从开天辟地的远古时期,直至元末,对其

  • 说经呓语

    不分卷。清左宝森撰。宝森字泰云,江苏丹徒人。此书是他家居课徒讲说经义的问难所得,凡十五则,多无根据。唯如下二说似不为无见。一为“《孟子》‘予有戒心’说”,认为当时七国并吞小国,滕、薛屡屡被犯。是时距滕

  • 归愚诗文全集

    六十七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膺举博学鸿词。乾隆三年(1738)举人。次年成进士,时已六十七岁。此后则以诗受知于乾隆皇帝,

  • 石泉书屋诗钞

    八卷。清李佐贤(生卒年不详)撰。约为道光前后人。李佐贤与鲍康共撰有《古泉汇》。另著有《石泉书屋金石题跋》、《书画鉴影》等。《石泉书屋诗钞》首有自序,次诸家题词。自序云:“何子贞谓佐贤有诗人之性情,而不

  • 书经提要

    ① 无卷数。明章陬撰。其生卒年不详。陬字仲寅。黄岩(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正统元年(1436)举进士,官应部主事,累典乡会试。景泰间参与修撰宋元史。除《书经提要》外,尚著有诗文集。章陬认为,天文、

  • 说文新附考

    六卷。清郑珍(1806-1864)撰。郑珍字子尹,晚年号紫翁,又号巢经巢主,祖籍吉水(今属江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官荔波县训导,后诏赴江苏以知县补用,未行而卒。工诗,为晚清宋诗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

  • 虞精集

    八卷。明周伯耕(生卒年不详)撰。周伯耕,字更生,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书名“虞精”,取虞人猎百禽之精之意。共八卷,书前有李维桢序,序中称原书正、续共百余篇,莆田知县郭如暗为之刻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