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莞背遗诗
一卷。清郑淑昭(1826-1877)撰。郑淑昭,字班班,贵州遵义人。郑珍之女,四川新宁知县赵廷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所收起于同治十年(1871)止于光绪二年(1876)期间作品。按年代编排次序。书前有黎汝谦所作序言,有赵廷璜撰写的墓铭及黎庶昌撰写的墓表。有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又有民国十二年(1923)刊入《黔南丛书》第四集中排印本。
一卷。清郑淑昭(1826-1877)撰。郑淑昭,字班班,贵州遵义人。郑珍之女,四川新宁知县赵廷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所收起于同治十年(1871)止于光绪二年(1876)期间作品。按年代编排次序。书前有黎汝谦所作序言,有赵廷璜撰写的墓铭及黎庶昌撰写的墓表。有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又有民国十二年(1923)刊入《黔南丛书》第四集中排印本。
一卷。宋晏几道(1031?-1106?)撰。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他出身宦门,但不肯攀附权贵和趋从时俗,性情孤傲耿介,所以仕途蹇仄,曾被牵连审查。本书存二百五十余阙;
四卷。明陈元亮撰。元亮字寅倩,山阴(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是书乃乡塾讲章。其凡例有十:一曰尊经,二曰从注,三曰存序,四曰辨俗,五曰标新,六曰考古,七曰博物,八曰章旨,九曰节解,十曰集说。其所取裁
十二卷首一卷,清王佐修,涂崧纂。王佐,曾任夹江县知县。涂崧,奉新人。《夹江县志》嘉庆十八(1813)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图志,卷二方舆志,卷三建设志,卷四赋役志,卷五祀典,卷六秩官志,卷七选举志
七卷。清王仁俊(1866-1913)辑。王仁俊,字捍郑。江苏吴县人。他是俞樾弟子,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于上海创办实业报馆,后往依张之洞,任存古学堂教务长。至京师,任学部图书局付局长兼大学堂教
三十卷。元程钜夫(1249-1318)撰。钜夫初名文海,以字行。建昌(今江西南城)人。寓所名曰雪楼,时称雪楼先生。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追封楚国公,谥文宪。所著《玉堂集类稿》、《奏放存稿》及诗文杂著,本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俊声,字丰芑、号允倩,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屡应进士试,不第。道光中以举人授黟县训导,后因呈《说文通训定声》,赏国子监博士衔。寻擢扬州府学教授,引病未赴官。一
四卷。清朱彬(1753-1834)撰。朱彬字武曹,号郙甫。江苏宝应人。乾隆举人,少与刘台拱齐名,从事经传、训诂、声音、文学。著有《经传考证》、《礼记训纂》,辑有《白田风雅》等。此书内容,卷一为杂著,辑
二十卷一百回。明熊大木(详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南北宋分叙,各十卷五十回,亦有刊本不分回。《南宋志传》所写并非南宋之事,而是叙述五代时后唐年间石敬瑭出身至宋开国、破金陵灭
四卷。清华广生(生卒年不详)编选。华广生,字春田,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约生活于乾隆嘉庆时期。《白雪遗音》乃广采民歌编辑而成,书中民歌皆按调排列,易于寻阅。书前有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自序。卷一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补注。岳珂所著有《九经三传沿革例》、《愧郯录》、《桯史》、《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及《赞玉楮集》等书,而不闻有此《三命指迷赋》。《宋史·艺文志》也不著录。惟《桯史》中有岳珂与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