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杜诗捃

杜诗捃

四卷。明唐元竑(1590-1647)撰。元竑,字远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明亡,不食死,论者以首阳饿夫比之。著有《杜诗捃》等。是书为唐氏读《杜诗》时所作札记。唐氏所阅为《千家集注杜诗》,因其中附载刘辰翁评,故所记多驳刘辰翁之语。自宋人倡“诗史之说”,笺注杜诗者遂以刘昫、宋祁二书为稿本。一字一句详加笺注,务使其与纪传相符。忠君爱国,君子之心;感事忧时,诗人之旨,正是杜诗高于诸家诗人之所在。然集中所作不过数十首。唐氏认为诸注多牵强附会,咏月而以为比肃宗,咏萤而以为比李辅国,则诗家无景物;谓“纨下服比小人”,“儒冠上服比君子”,则诗家无字句。元竑所论,虽未必全得杜意,而刊除附会,涵咏性情。颇能会于意言之外。虽亦有所言不经之处。然大旨合者为多,远胜旧注之穿凿附会。本书有明刻本及《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德平县志

    ①四卷。清戴王缙修,刘胤德纂。戴王缙字绅黄,渤海沧州人,康熙八年(1669)进士,九年(1670)任德平县知县。刘胤德字孟采,一字克滋,号默斋,邑人,顺治二年(1645)举人,三年(1646)进士,曾

  • 岭上纪行

    一卷。明彭孙贻撰。彭孙贻,字仲谋,江苏海盐人,此编纪自海盐入赣往返行程,为日记本,记当时乱后凄凉情状,兼及金声桓、王得仁倡乱事。

  • 大成通志

    十八卷。清杨庆(详见《古韵叶音》)撰。本书成于康熙八年(1669),前十六卷主要记载历代孔府制度,包括年表、世家、列传等等,大抵掇拾旧文,无所考订;第十七卷《理斋说要》、十八卷《理斋节要》,为杨庆讲学

  • 词韵

    二卷。清仲恒撰。仲恒字道久,号云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平、仕履均不详。填词之风极盛于宋代。作者云兴,却绝无撰韵之事。或用诗韵,或杂方言,亦绝无一定之律,仍抑扬铿锵,朗朗上口。但元明之后,古乐失

  • 顺天府志

    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清万清黎、周家楣修,李鸿章、张之洞、缪荃孙纂。李鸿章详见《畿辅通志》。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

  • 史砭

    二卷。明程至善撰。程至善,字于止,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西)人,著有《史砭》。此书记载起于三皇,迄于宋代。大多都是论两汉时代,其余朝代则较少。书中很多部份都是迂阔之论调,但偶有新意。例如岳飞得金牌之召,当

  • 九九新论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林乐知来华后,1868年即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林氏始终为其主笔。数十年来,为了中国的兴起,林乐知多次撰写文章,提倡实

  • 礼器释名

    十八卷。桑宣撰。桑宣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礼器释名》一书仿刘熙《释名》以声训释物名的方式解释礼器的命名,主要采用《释名》的训释兼采汉唐训诂材料,分门别类,十八卷内容分别是:一瑞贽、二冠冕、三服饰、四环佩

  • 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考证

    二卷。叶德辉撰。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杭州)后,曾于国史馆建秘书省,搜访遗阙,优赏献书,馆阁所藏,日渐丰富。当时汇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至宋宁宗时又得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

  • 别本满汉三经成语

    五卷。不著撰人姓名。只有抄本,而无刊本。书面有“诗农”二字小印。可能为撰者或藏书者的雅号。明铎有《满苏经书成语》,所辑成语自《书经》、《易经》、《诗经》。此书取别本三经成语,系旧抄巾箱小本,共五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