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李氏音鉴

李氏音鉴

六卷。清李汝珍撰。汝珍(1763-1830或1828)字松石,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曾官河南县丞。师事凌廷堪,论文之暇兼及音韵杂艺。晚年困乏,所作《镜花缘》著称于文学界。是书初刊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卷首有石文序。此书是音学论著,涉及范围广泛。首卷论列字音、五声、五音之类;卷二论列字母、反切、阴阳、粗细之类;卷三释初学入门;卷四论列南北方音;卷五释空谷传声;卷六列韵图《字母五声图》。李氏把声母分为三十三类,但其中包含了粗、细音的分别。他说:“母中所收各音,以翻切论之,其中粗、细最宜区别。”这是因为李氏试图兼包南北方音,他说:“此编悉以南北方音兼列,惟素喻南北音者,观之始能了然。否则必谓字母及同母(案指韵类)俱多重复矣。”因此他要把声类和韵类分得细一些。在声母方面,南北方音的分合与否,往往表现在粗细音上,所以他把声母分为粗细两类。他说:“今将《五声图》所列平音,除无字空声,余皆各别粗细,备录于后。其上去入粗细之分,亦皆仿此。此以北音而言,若以南音论之,杭州读毡为庄渊切,苏州读猪为真诗切,皆与北异。惟江宁淮扬徐海等处,于粗细之分,其音略近于北。盖南北亦多未同耳。”他所分的粗音,实际是指与开口、合口相拼的声母;细音是指与齐齿、撮口相拼的声母,许多字母兼有粗细音,这样区分是不科学的。李氏用一首“行香子词”作声母代表字,凡三十三字,代表三十三声类。加以归纳,实际只有十九个声母。韵母方面,李氏分为二十二个同母(韵类)。每一韵中,包含一个或两个具体韵母。为了兼备南北方音,此书“于字母及同母俱南北双列”。声调方面,他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类。李氏韵图,以三十三个字母为纲,每母列为一图,纵列五种声调,横列二十二韵之字。声母为粗音者,所列之韵就是粗音(开口、合口呼字),声母为细音者,所列之韵就是细音(齐齿、撮口呼字)。有字者于字下注明反切(反切均为李氏自制)及“射字打马式”(用号码代表声韵调,三码而成一音,即所谓“射字法”),无字者仅注明反切及射字之号码。李氏韵图以声为纲,而不是以韵为纲,与一般韵图有别。李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但他试图包括南北方音,所以是一部兼表“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著作。是书有嘉庆十五年(1810年)宝善堂初刊本、同治七年(1868年)木樨山房重刊本等。

猜你喜欢

  • 五经疑问

    一卷。房景先(475-518)撰。清王谟(见《圣证论》)辑。景先字光胄,清河(今属河南)人,北朝北魏经学家。祖父房元庆,仕刘骏,历七郡太守。父房爱亲有三子,长子景伯,三子景远,景先为第二子,幼孤贫,无

  • 前明忠义列传

    三十二卷。清汪有典(生卒年不详)撰。有典字起谟,一字订顽,安徽无为人。该书记明代忠义之士,仿太史公司马迁列传体,取名《史外》。书中所记,大半为正史所末及。议论激切,记载详慎,惟稍嫌冗杂,卷二十八标题布

  • 妙法莲华经论疏

    三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妙法莲华经论疏》是注解世亲菩萨所作的《妙法莲华经论》的专书。其《妙法莲华经论》中译本有两种,一是元魏勒那摩提译,僧朗、崔光等笔受。二是元魏菩提

  • 鳌峰类稿

    二十六卷。明毛纪(1463-1545)撰。毛纪,字维之,掖县(今山东)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第一,累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著有《辞荣录》、《归田杂识》、《密勿稿》。毛纪于明嘉靖三年(1524)

  • 连江县志

    ①十三卷,首一卷。清戚弢言纂修。戚弢言,曾任连江县知县。宋嘉定间,陶武曾修邑乘。元延祐间,李荣再修。然其书皆久佚矣。戚弢言莅任后,采访间俗,恒以文献无征,锐意修辑志乘。广征博采,遂成此志。乾隆五年(1

  • 练音集补

    七卷。清王辅铭编撰。(生平见《国朝练音集》条。)卷一为“宦志”,皆系宋天圣以后至弘治在嘉定为官之人所作;卷二至卷五为嘉定人所作之诗;卷六为附卷,皆流寓、游览人所作;卷七为外卷,乃释道之人所作。然其版后

  • 剧说

    六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江苏甘泉人。乾隆时举人,未应礼部试。著名经学家。书前有作者自序,曰:“乾隆壬子于书肆中得一帙,杂录前人论曲论剧之语,嘉庆乙丑取前帙参以旧闻,凡论宫调

  • 江梅梦

    清梁廷楠(1796-1861)撰。梁廷楠,字章冉,别号藤花主人,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官至澄海县训导。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聘为幕客。与其共同策划禁烟抗英计划。后升任内阁中书,加侍读衔。学识甚博,平生著述

  • 种竹斋闺秀联珠集

    四卷。清王琼编。王琼生卒年不详,字碧云,晚年号爱兰老人,江苏丹徒人(今镇江),王豫之妹,清代文学家。著有《爱兰轩集》、《爱兰诗话》、《爱兰书屋正续集》五卷、《曲江亭唱和集》一卷、《同音集》二卷。王琼与

  • 南海集

    二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凡二卷,为士祯奉使祭告南海来往途中所作。上卷所录由京师至广州之作,下卷所录则由广州至其家新城之诗。赵执信作《谈龙录》单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