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朱文公易说

朱文公易说

二十三卷。宋朱鉴编。监字子明,婺源(今属江西)人,为朱熹嫡长孙。以荫补迪功郎,后仕之吏部侍郎,湖广总领。此书《宋志》失载,《宋志补》及《经义考》始载之。原本前有淳祐壬子(1252年)子明《自序》,称先文公有《启蒙》、有《本义》,皆所以发明往圣前贤之意,是编盖取诸门人记录问答之语云。(《郑堂读书记》)案朱子注《易》之书凡四,为《易本义》十二卷、《易学启蒙》三卷、《古易音训》二卷、《蓍卦考误》一卷,皆有成书。其朋友论难与及门之辨说,则散见《语录》中。鉴汇而辑之,以成是书。《经义考》引明杨士奇之语曰:“晦庵先生《易说》二十三卷,分为三册。先生于《易》自《本义》、《启蒙》之外,凡杂著及门人所记口授之言,其精义皆在此书。清初徐乾学也谓此书与《本义》、《启蒙》相发明,大有功于学者。嗣后董正叔(楷)、胡庭芳(一桂)、董季真(真卿)诸家各有采辑,都仿此书。《四库提要》评曰,是书全采《语录》之文,以补《本义》之阙,然其中或门人记述未必尽合师说,或偶然问答,未必勒为确论。其功在于“收拾放佚,以备考证”。《四库提要》所论极是,书中所采稍嫌芜杂,然于后人研究朱子易学思想不无裨益。此书现存最早版本有元刻本二十三卷(十六册、十三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边),藏北京图书馆,题“晦庵先生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通志堂经解》本也题此名。另有题“文公易说三十三卷”者,收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中。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本(景印文渊阁本)。

猜你喜欢

  • 国老闲谈

    见《国老谈苑》。

  • 梅禹金集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撰。梅鼎祚著有《才鬼记》等。是集为其诗集,分《庚辛草》四卷、《与元草》八卷、《于宁草》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梅鼎祚辑《八代诗乘》,又辑《古乐苑》,于诗家正

  • 印薮

    六卷。明顾从德撰。顾从德字汝修,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搜罗古印,摹刻成谱。首先是尚方诸玺(尚方是秦汉以后制办宫廷器物的官属)、其次是官印、再次是私印。皆按四声部分排,检索很方便。凡

  • 黄钟通韵

    二卷。清都四德(生卒年不详)撰。都四德字乾文,号秋庄,满洲镶红旗人。是书共十篇,依次为《律度量衡》、《五音位次》、《六律》、《七均》、《五音六律相生》、《律昌名义》、《律本》、《循环为宫》、《声字》、

  • 榕坛问业

    十八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选庶吉士,散馆补编修,以终养归。崇祯时任右中允。南明时任礼部尚书。他对“性”、“情”等多有论述,

  • 天壤阁杂记

    一卷。清王懿荣撰。王懿荣(1845-1900),字廉生,山东福山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翰林院编修,官至祭酒。光绪七年(1881)到长安(今西安),得剑一,鸟书,如花如字,为天下第一。光绪二十五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

  • 考订竹书纪年

    十四卷。清雷学淇撰。学淇字瞻叔,清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嘉庆进士,官山西和顺、贵州永从县知县,通经史,好为讨论之学,兼精天文历算。著有《考订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义证》、《夏小正经传考》、《古今天

  • 忏花盦丛书

    三十五种,二百二十三卷。清宋泽元编。宋泽元字华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在惠州为官,丛书就刻于那个时期。此丛书所收前人著作内容博杂,经、史、子、集,四部著作都有,多为前人已经刊刻的。其中

  • 法书要录

    十卷。唐朝张彦远(生卒年不详)撰。张彦远,约生于元和十年前后,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据《三祖大师碑阴记》和张彦远之先祖张嘉贞“相玄宗”,其子延赏“相德宗”,延赏子弘靖“相宪宗”,弘靖子文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