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集传

春秋集传

十六卷。清汪绂(详见《周易诠义》)撰。汪绂是清代著名学者,学术宗宋代五子,著作很多。《春秋集传》折衷四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以己意加以评断去取。在自叙中说,他对四传去取本原于朱子的观点。朱子作《周易本义》,只把《易经》当作古筮书,因此读《春秋》应以读史之法去读,不必深求所谓的“微言大义”。但作者认为孔子作《春秋》,在于正伦纪,所以属词比事,或微词示意,或直著讥贬。该书对四传的曲说有所纠正,发挥《春秋》经义,观点较为平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乾隆时西碧山房刊本及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后来长安赵舒翘等人汇印《汪双池先生丛书》,将《春秋集注》采入其中。

十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本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兼取诸家之说。其说《春秋》,往往因引申太过,而曼衍于经义之外,如讲“元年”则牵连论及改元,再因改元而盛赞明朝十三帝皆不改元等等。类此画蛇添足者甚多,又远离经文本事,因而被《四库提要》斥为“但知拾五子(按指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五家)之绪言而未尝知三传之古义”。乾隆间刊本。乾隆间四为堂刊《李氏成书》本。

① 一卷(附《春秋统例》)。唐啖助(724-770)撰,清马国翰辑。啖助字叔佐,关中(今陕西)人,唐代中期经学家。唐玄宗天宝末避地江东,客居不返。曾任台州临海县尉、润州丹阳县尉。著有《春秋集传》、(又称《春秋集注》)、《春秋统例》。啖助死后,赵匡、陆淳对他的著作进行过整理。赵匡著《春秋阐微纂类义统》十卷,对啖助之书进行疏通补充;陆淳著《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辨疑》、《春秋集传微旨》,对啖助、赵匡之说进行总结、折衷。陆淳是啖助的学生,赵匡是啖助学术上的朋友,三人学术观点基本一致,而啖、陆二人观点更为接近。马国翰将《春秋集传》辑为一卷,又辑《春秋统例》若干条,附在后面。啖助在书中批评《左传》、《公羊》、《穀梁》三传“未达乎《春秋》之大宗”,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为了“救时之弊,革礼之薄”,杜预、何休都没有把握住这个基本点。他又认为《左传》在叙事方面“比余二传,其功最高”,但“叙事虽多,释意殊少;是非交错,混然难证”。至于《公羊》《穀梁》二传,他认为《穀梁》意深,公羊辞辨”,往往对圣人的微言大义有所发挥;不过他又批评二传“守文坚滞,泥难不通,比附日月,曲生条例,义有不合,亦复强通,踳驳不伦,或至矛盾”(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因此,他对三传都不满意,在著作中力图舍弃三传,直接探求《春秋》的奥旨,对经传作出解释。啖助开创的这一学风由赵匡、陆淳发扬光大,舍注疏而直接对经义作出自己的理解,使专门之学变为通学。唐代中叶以后直到清代,许多治《春秋》的学者都重视《春秋》经而不重视三传。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认为:“汉儒以来言《春秋》者惟宗三传;三传之外,能卓然有见于千载之后者,自啖氏始,不可没也。”《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序认为,清代以前两千年经学“凡六变”,其中唐代的孔颖达、贾公彦、啖助、陆淳为上承章句之学(孔、贾)、下启宋明理学(啖、陆)的第二变。可见啖助、赵匡、陆淳在经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马国翰辑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② 十九卷。宋张洽(1161-1237)撰。张洽字元德,号主一,宋清江(今江西清江)人。南宋学者、《春秋》学家。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都通其指归。嘉定元年(1208)第进士,历官袁州司理参军,知永新县,通判池州,都有善政。端平初除直秘阁致仕。嘉熙元年以疾乞致仕,卒,谥文宪。著有《春秋集注》十一卷、《春秋集传》二十六卷、《春秋历代郡县地理沿革表》二十七卷等。其中《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尚存,《四库全书》收录。清代学者朱彝尊《经义考》著录《春秋集传》及《春秋历代郡县地理沿革表》,均注曰“佚”。《四库全书总目》也称《春秋集注》遗本仅存,而所谓《集传》则已久佚。实际上《春秋集传》并未全佚,大多还存在于世。考张洽曾游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之门,并任白鹿书院山长,生平心思,倾注在《春秋》一经。他认为《春秋》借当时君主的行事以评断是非,是生民必须遵守的人伦规范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优良法则,所以他与师友传习讲论,并参考汉唐以来诸儒的议论,考核研究,会集同异,如果有所心得,就附在后面,作为传注,名为《春秋集传》。大体上集各家所长,进行折衷。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张洽将该书进献朝廷,但久无刊本。到元延璠年间临江路学进行校正补刊。明朝洪武初颁《四书五经》于学官,传注多宗朱子,而《易》兼用程、朱,《春秋》则胡安国、张洽并存。到永乐年间则专用胡注,张洽之书逐渐鲜为人知。《春秋集传》今存元延璠元年(1314)临江路学刻本,但仅存十九卷,可惜卷十八至卷二十、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六都已残缺,只有卷一至卷十七、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存。清阮元辑《宛委别藏》,将该元刻残本采入。③ 十五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据赵汸门人尚谊《序》,此书初稿于至正八年(1348),后又一再修改,至至正十七年方定稿。不久又因《礼记》之语而作《春秋属辞》,由于研究逐渐深入,又认为应再次修改此书,至正二十二年重作此书,草稿至鲁昭公二十八年,因病搁笔未续,至洪武二年遂卒。自昭公二十八年以下是其弟子尚谊据《属辞》义例补续。书中所谓策书之例十五,笔削之例八,也是尚谊更定。尚谊还补正了赵汸作注部分之舛误疏遗,可见此书应是赵尚二人合著,但体例则定于赵汸。赵疏认为,“左氏有见于史,其所发皆史例也,故常主史以释经,是不知笔削之有义也。《公羊》《穀梁》有见于经,其所传者犹有经之佚义焉,故据经以生义,是不知其文则史也。”其所谓“策书之例”大体宗左宗杜,如“公即位不行其礼不书”、“诸侯有命,告则书,崩卒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等等;而其所谓笔削之例八(一日存策书之大体,二曰假笔削以行权,三曰变文以示义,四曰辨名实之际,五曰谨华夷之变,六曰特笔以正名,七曰因日月以明类,八曰辞从主人)则是杂采诸儒之说并体会经义而得。现存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明刻蓝印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助语辞

    一卷。元卢以纬撰。卢以纬字允武,元末东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皆不可考。我国专释虚字的专著,以卢氏《助语辞》为最早。《助语辞》初称《语助》,收入《奚囊广要丛书》。后胡文焕《格致丛书》所收

  • 孔易

    七卷。清孙承泽撰。承泽字耳北,号退谷,北平(今北京)人。明代崇祯年间进士,曾官至吏部左侍郎。其著作有《庚子销夏记》、《尚书集解》、《孔易》等。此书认为学易者求解于三圣,不如向孔子求解。孔子于易无一字不

  • 通介堂徐氏传略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分国史列传、先世事略两部分。列传四篇,即徐湛恩、徐绩、徐锟、徐泽醇。事略五篇。据载,徐氏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明末家于辽阳,后从清军入关,遂为正篮旗汉军人。泽醇次子徐桐官至大学士

  • 易学古今正义

    十二卷。明邹元芝撰。元芝字立人,竟陵(湖北天门)人。自黄直合十翼于上下经,唐代用王弼易注作《正义》,《易》便用王弼之本。宋代晁说之、吕祖谦诸家始倡为复古之说,互有考订,但也有同异。至朱熹《本义》,才定

  • 灌研斋集

    四卷。清李元鼎(1595-1670?)撰。李元鼎字吉甫,号梅公。吉水(今居江西)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曾投降李自成农民军,后又归顺清朝,官至兵部左侍郎。顺治八年(1646)获

  • 金堂县志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惟杰纂修。谢惟杰,字兼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任金堂县知县长达十年之久。谢维杰任知县后,见志久失修,遂博稽故籍,网罗旧闻、汇集成志书一部。《金堂县志》嘉庆十六年(1811)刻

  • 明纪会纂

    即《通纪集略》。

  • 周易通义

    十四卷。清方葇如撰。方葇如字药房,淳安人。此书全部采用四书成语以证《周易》,古代本无这种体例,只不过是方葇如想标新立异而已,与经义并没有关系。《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俗言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人,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惇,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两上议大

  • 十七史详节

    二百七十三卷。宋吕祖谦编撰。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并称南宋“东南三贤”。所编《十七史详节》,为其读史时删节备检之书,包括《东莱先生增入正义音注史记详节》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