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毛氏传

春秋毛氏传

三十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先儒之说《春秋》,主要在阐发义例,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始以五礼总贯《春秋》之事,元吴澄《春秋纂言总例》因之,然皆为草创,粗具梗概而已。此书即采二书之体例,分改元、即位、生子、立君、朝聘、盟会、侵伐、迁灭、昏觌、享唁、丧期、祭祀、搜狩、兴作、甲兵、田赋、丰凶、灾祥、出国、入国、盗杀、刑戮,共二十二门。又总该以礼、事、文、义四例。其《自序》云:“一曰礼例,谓《春秋》二十二门皆典礼也”;“二曰事例,则以二十二门一千八百余条无非事也”;“三曰文例,则史文之法也。……是史官记事另有法工,名为文法,亦名书法,而统以‘文’字概之”;“四曰义例,则直通贯乎礼与事与文之间”。此书本为分类编纂,但为了进呈御览,乃迎合皇帝之习惯改成传统的注疏形式,《四库提要》誉之曰“门例虽分,而卷之先后,依经为次,无割裂分隶之嫌,较他书体例为善”,实为阿谀之词。毛氏认为,孔子修《春秋》依据的是简书,而左氏作传则依据的是策书,实际上,春秋之时简策并无区别,故《左传》于崔杼之事称南史执简,而于华督之事则称名在诸侯之策。汉郑康成《中庸》注,蔡邕《狄断》皆以简策互训。至孔颖达《正义》始云:“大事书于策者,经之所书也小事书于简者,传之所载也。”这是以内容之重要与否区别简策经传,然证之经传则难以自圆其说。毛氏则认为,简策之区别在于内容之多少,内容少则书于简,即是简书;内容多则书策,即是策书。虽然皆是臆说,然毛氏较孔氏之说相对合理些。毛氏又说,假使没有策书,“则此《春秋》者,不过一门部名目,曰朝耳、会盟耳,侵伐而迁灭之耳,何曾有一事可究竟言之?而谓此名目中有微词,凡书国书爵书名书氏皆有义例,岂非梦梦?然而不考经文,则不能读传,不深覆简书,则不能检校策书之事。凡释《春秋》必当以经文为主而以传佐之。”毛氏所谓的传,是特指《左传》,因为“特《左氏》所据策书犹是鲁史之未备者,往往与简书互有阙落”。《左传》“是鲁史与晋楚诸史,轻之《公羊》、《穀梁》道听途说,徒事变乱者迥乎不同。”虽然毛氏主《左氏》,但认为《左传》亦有与经相悖之处,“如以郑大夫尹氏为隐公之妻,以隐妻子氏为桓公之母,以救邢之曹师为曹伯,以宋公子地本景公之弟为文公之孙,以执曹伯畀宋人为分曹田与宋人,以由宋公杀世子座事为宋华合比奔卫事,以晋先蔑士会迎公子于秦之师为拒秦于堇阴之师。诸凡以死賵为生賵,以媵异姓为媵同姓,以六月日食为闰月日食,以立式公之宫为立武成之庙,其间参错违背,不可胜数。”而《左氏》悖于经之外,皆“是以旧史阙而左氏以己意补之”之处。以今观学者对《左传》之研究,毛氏所指责《左传》悖经之处大都不能成立。如“尹氏”,《左传》所载之经作“君氏”,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考定尹乃君字之残,《左传》是而《公羊》《穀梁》非。现存《西河合集》本、阮刻《经解》本。

猜你喜欢

  • 紫藤花馆诗草

    四卷。廖基植(生卒年未详)撰。廖基植字壁耘,湖南宁乡人。清末诸生。廖基植为廖树蘅之子。树蘅颇以诗名,基植濡染家学,故亦喜吟咏。惟才力颇弱,又不事苦吟,故篇什殊无精彩。据其弟基棫叙称,基植尤好昌谷、义山

  • 南湖集

    ① 七卷。元贡性之撰。性之字友初,或作有初。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元季曾为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召不起。避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更名悦。躬耕自给终其身。集中题画马诗云:“记得曾陪仙仗立,五云

  • 杨文敏集

    二十五卷。明杨荣(1371-1440)撰。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建文进士,初任编修,永乐时,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渊阁,以多谋能断,为成祖所重,并为之更名杨荣,多次随行北巡,升至文

  • 度支奏议

    一一八卷。明毕自严撰。自严,字景会,淄川人(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万历进士,天启间官至右佥都御史,以忤魏党引疾归,崇祯初起户部尚书,晋太子太保。是书综记崇祯朝度支出入,极为详赅,足以见明代财政状况,原

  • 春秋传义

    十二卷。清姜国伊(详见《周易古本撰》)撰。该书按《春秋》十二公的顺序,每公一卷。卷首列《春秋义说》,卷末列《春秋补义》,不入卷次。作者认为孔子秉周礼而作《春秋》,故《春秋》取义,惟在劝惩,即圣人以褒贬

  • 天凑巧

    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罗浮散客又有小说《贪欣误》六回,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据书中内容判断,作者是明末人,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天凑巧》或误作《天然巧》,拟话本小说集,每卷演一回故事,共三个故事。第

  • 章邱县乡土志

    二卷。清杨学渊修,李洪钰等纂。杨学渊,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章邱县知县。杨学渊掌章邱县后,即设局修志,乃延李洪钰、高钟璐总其事,多人参修,历数月而告竣。《章邱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石印本。此志时代

  • 宪台通纪续集

    十五卷。元唐惟明编辑。惟明曾官御史台掾史。成书于至正十二年(1352)。主要记载顺帝至元二年(1336)至至正十二年御史的典章制度,可与《宪台通纪》相互参照,考察元代的监察机构。此外,是书对元代后期的

  • 乐安县志

    ①二十卷。明孟楠修,蒋奇鎛纂。孟楠字伯茂,河北大名府浚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三十一年(1603)任乐安知县。蒋奇鎛,邑人。乐安志,创修于明成化间知县沈清;一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

  • 续方言补证

    二卷。清程际盛撰。程际盛,原名炎,字际盛,以字行。又字焕若,号东冶。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至湖广道御史。后退归田里,以汲古穷经为务。尚著《说文解字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