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牙遗意

易牙遗意

二卷。明韩奕撰。韩奕,字公望,号蒙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韩氏幼年端重慎言,博学工诗,好游山玩水,继父业行医隐居,不愿做官。著作除《易牙遗意》外,还著有《韩山人集》。《易牙遗意》主要记载食品、菜肴制作。一卷分为酝造、脯鲊、蔬菜三类。二卷分为笼造、炉造、糕饼、汤饼、斋食、果实、诸汤、诸药八类。当时著名文人周履靖校刊后,为当时豪门望族所珍藏。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者考证:韩氏与王宾、王履齐名,明初称为吴中三高士,不可能精心食品、菜肴的制作,恐怕是好事者伪托。是书仿效古食经体例。周氏《夷门广牍》、胡氏《格致丛书》、曹氏《学海类编》所收古书十分之九是伪书,大多数不足为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列为存目。现有《夷门广牍》本。1984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邱庞同注释的《易牙遗意》。

猜你喜欢

  • 史书纂略

    二百二十卷。明马维铭撰。维铭字新甫,平湖(今浙江省平湖县)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生卒年不详。该书摘录二十一史中的本纪、列传两部分内容,汇编成一部通史,便于阅览。现存明万历

  • 云林石谱

    三卷。宋杜绾撰。杜绾,字季扬,号云林居士,山阴(今山西山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云林石谱》。书前有绍兴癸丑(1133)五月十五阙里(今山东曲阜县)孔传序,认为奇石是女娲炼石之余,爱石是个高

  • 四书会解

    十卷。明毛尚忠撰。尚忠字子亮,号诚庵,嘉善(今浙江嘉善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监察御使。此书分五章,不列经文,只论经旨,立论与朱子相左,虽标新立异,亦不无精到之见。

  • 孝经音训

    一卷。清杨国桢撰。杨国桢字海梁,湖北崇阳(今崇阳)人。甘肃兰山书院有经训约编之刻,帙不盈尺,而搜集了十一经。杨国桢邮取是书,想以它充当学子读本,但该书非足本,注亦简略。国桢于是仿《五经旁训》的体例,补

  • 新语集要便览

    二卷。不著撰者姓名。签署“庚申蒲朔,崇俭道人”八字。“庚申蒲朔”,可能为嘉庆五年或咸丰十年的五月初一日。不会是宣统逊政后的第九年。“崇俭道人”其姓名不详。亦不知是此书的撰者还是藏书者之雅号。本书的体例

  • 交石类稿

    三卷。明吴文度(1441-1510)撰。吴文度,字宪之,晋江(今福建晋江县)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龙泉县知县,历南京御史,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著有《交石类稿》。是稿收诗一卷,文二卷。其诗皆

  • 陶学士集

    二十卷。明陶安(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

  • 张宗泰所著书

    三种,三卷。清张宗泰(详见《孟子七篇诸国年表》)撰。三种为《周官礼经注正误》一卷、《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一卷、《竹书纪年校补》二卷。均为经史著作,其中后两种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而《周官礼经注正误》为

  • 荆州驻防八旗志

    十七卷。清希元撰。希元,蒙古正黄旗人,袭一等继勇候,历官荆州左翼副都统,杭州荆州江宁吉林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是书卷首载纂修衔名、满营军署左右都统府书院图等。卷一为宸翰,卷二、卷三为敕谕,卷四为建置,

  • 亚圣年谱

    一卷。清式楹日撰。此谱前有作者自叙,书中大抵遵任钓台的《孟子考略》,但嫌任氏《考略》叙次欠详审,于是遍采《史记》、《资治通鉴》、《竹书纪年》以及顾炎武、阎若璩等诸家之说,参究辨订,以成此书。此书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