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小帖

易小帖

五卷。清毛奇龄说《易》之语,由其门人编次成书。毛奇龄所著的经解,只有《仲氏易》和《春秋传》两种是他亲自编写,其余均出自他的门人之手,因此其中加入了门人之语。此小帖共有143条,全讲《易》之杂说,与《仲氏易》相互引伸。朱尊彝《经义考》说:“皆西河氏说《易》之可议者。”其书征引前人的训诂,纠正近代说易的偏失,对王弼、陈抟二派的攻击最为激烈有力。其间虽难免含有强词漫衍,以博济辨的地方,然而自明代以来,申明汉儒之学,使儒者不敢用空言说经,实毛奇龄开其先路。此书论《子夏易传》和《连山》、《归藏》,特别详实。第五卷所载均为商榷《仲氏易》的言论,初本原附在《仲氏易》后面,后来移入此编。旧目本十卷,今本五卷,大概是他的门人收录编集时有所删减。考其弟子盛唐所为《西河传》,又说《易小帖》八卷,大概是十卷删减为八卷,后又删减为五卷。收入《四库全书》。有《西河合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有影印四库本。

猜你喜欢

  • 一切经音义

    ①二十五卷。唐释玄应撰。玄应是贞观末长安大慈恩寺的翻译僧,卒于贞观以后。《大唐内典录》卷五云:“应博学字书,统通林苑,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昔高齐沙门释道慧为《一切经音》,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机,

  • 说文引诗辨证

    一卷。清王育撰。参见《说文论正》。是书辨证《说文》引诗之异文。如:“‘我夃酌彼金罍’,今夃作姑。谓‘秦人以市买多得为夃,从从攵’,夃步也,乃难词,市买多得,则所携者重,行步为艰,聊且前进,故假借为聊且

  • 潞安诗钞

    十六卷。清程之玿、常煜辑。程之玿和常煜均为山西长治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编分前后两编。前编为程之玿集,后编为常煜集。前编为潞安明诗之选。对原诗重加抉择,细酌去留,详注其里爵出处。信者因之,疑者阙之

  • 平岳疏议

    一卷;平海疏议一卷;附平海咨文一卷;师中小札一卷。清万正色撰。万正色,号中庵,晋江(今属福建泉州市)人。由行伍起家,康熙间授陕西兴安游击。吴三桂反叛时,万正色在四川地区阻击,连破野狐岭及阳平关,后又收

  • 庞文恪公年谱

    一卷。清庞钟璐自编。钟璐字宝生,清末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恪。前五十一年为钟璐自述,名《知非录》,后四年为其子庞文鸿补编。本谱收有谕祭谕碑及翁同和撰墓志铭。现存

  • 卧庐词话

    一卷。清周曾锦(生卒年未详)撰。周曾锦著有《香草词》。此书为论词之作,抄袭者多,不见主旨。所录清词,多非上品,可知其工力尚浅。谓柳耆卿词千篇一律,吴君特词雕琢晦涩,皆拾人牙慧,而非真知柳屯田、吴梦窗者

  • 东浦词

    一卷。宋韩玉撰。当时有两个韩玉。一为元刘祁《归潜志》所载,其人字温甫,燕地人,擢第入翰林,为应奉文字,后为凤翔府判官,大安间为陕西帅府檄授都统,终于金;一为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所载,其人曾与司马文季

  • 论语足征记

    二卷。清崔适撰。适字适之,浙江吴兴人。清光绪举人。毕业于诂经精舍,为俞樾的高足。是书前有崔适的自序,其认为汉宣帝时,齐人王吉为齐论作传,鲁人龚奋为鲁论作传。西汉末古论始出,其传为刘歆所作,歆托名为孔安

  • 唐山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苏玉修,杜霭、李飞鸣纂。苏玉,字辉山,满州人,曾任唐山知县。杜霭,元氏县人,曾任唐山县教谕。李飞鸣,元城人,曾任唐山县训导。光绪六年知县苏玉集邑人以同治十年志稿为蓝本而纂辑新

  • 慎言

    十三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少时以诗、文出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兵科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仕途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