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金匮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裴大中、倪咸生修,秦缃业纂。无锡有志,始于元王仁辅,明凡三修,清康熙秦、严之志,实为集大成之作。清雍正四年(1726),析无锡置金匮县,道光间华湛恩始纂修《金匮志》,至嘉庆十八年(1813)秦瀛始修《无锡金匮合志》。此志则踵嘉庆秦志而成。。此志图经测绘,足履手量、规方计里,足资考证。其艺文志多至八卷,并以诗文分目,文多于诗,多载地方掌故,可为近代邑志中杰作。有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四十卷,首一卷。清裴大中、倪咸生修,秦缃业纂。无锡有志,始于元王仁辅,明凡三修,清康熙秦、严之志,实为集大成之作。清雍正四年(1726),析无锡置金匮县,道光间华湛恩始纂修《金匮志》,至嘉庆十八年(1813)秦瀛始修《无锡金匮合志》。此志则踵嘉庆秦志而成。。此志图经测绘,足履手量、规方计里,足资考证。其艺文志多至八卷,并以诗文分目,文多于诗,多载地方掌故,可为近代邑志中杰作。有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一卷。汉主父偃(?-前126)撰。主父偃,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西北)人。主父为复姓。任中大夫。主张进一步削弱割据势力,下令推恩,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一生勤奋好学,精通《易》、《春秋》百家之言,兼晓纵横
二十七种,九十一卷,清蒋光煦编辑。蒋光煦字生沐,号放庵居士,海宁州(今浙江海宁西南)人。少孤好学,喜藏书,积书达四五万卷,著有《东湖杂记》等。以其书室“别下斋”为名辑刊《别下斋丛书》,取宋王应麟“困而
无卷数。清吴映撰。吴映字沐日,晋江人。其书的根本宗旨以朱子《本义》为主而折衷于《蒙引》、《存疑》诸书。其持论也很平实,但取材太少,用意太拘,尚未能深研精奥。《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原名《国朝诗铎》),二十六卷。清张应昌(1790-1874)编选。张应昌,字仲甫,号寄庵。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后改籍钱塘(今杭州市)。嘉庆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著有《彝寿轩诗钞》、《烟波渔唱》等
一卷。汉费直(生平事记见《周易费氏注》条)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据罗泌《路史》,费直易十二篇,以易卦配地域,原书早佚。《晋书·天文志》引其十二次所起度数,称《费直周易分野》。唐《开元占经》亦引之,亦
二卷。英国田大里(详见《声学》)撰。比利时金楷理(生卒年不详)口译,赵元益(详见《数学理》)笔述。金楷理,耶稣会传教士,上海江南制造局设翻译馆后,曾延请他到馆翻译西方著作,后为上海道置通事。赵元益,光
一卷。明杨循吉(1458-1546)撰。杨循吉,字君谦,自号南峰山人,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后乞病归。详见(《苏州府纂修识异》)。此编以菊花的不同种类,各按花名分
不分卷。明陶登撰。登字汝高,山西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运判。该书纪其祖上令德。首考陶氏世系。始祖贵,七传至铨,铨父子四甲科,至曾孙登又以甲科继起,一门兴旺。且几代坚守直
一卷。吴刘廞(生卒年不详)撰,有些史籍类书又写成刘钦、刘欣、刘歆撰,皆以形近而字误。关于作者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略。《隋书·经籍志》杂家类云:“梁有《新义》十八卷,吴太子中庶子刘廞撰,亡。”新旧《唐
二十八种,三百九十卷。国学整理社辑。该丛书辑录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儒家类、法家类、道家类、兵家类、杂家类、农家类及小说家类具有代表性的子部著作二十八种,分八册刊行。第一册收刘宝楠《论语正义》二十四卷、焦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