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数理精蕴

数理精蕴

五十三卷。清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第二部。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圣祖),爱好数学与天文,在他晚年接受了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下诏开蒙养斋,并赐与梅文鼎之孙梅珏成(1681-1763)举人头衔,充蒙养斋汇编官,会同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修乐律历算书《律历渊源》,历时十年,于1722年完成,次年全部刻出,计有《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数理精蕴》上编五卷“立纲明体”;下编四十卷“分条致用”,附表四种八卷。这是一部数学百科全书。系统整理编排了当时传入的西方数学,并与中算进行比较性研究。因有康熙御定广为流传,从而掀起清中期的数学研究高潮。直到清末,该书仍是研习数学必读书。上编卷一包括数理本源、河图、洛书、周髀经解。“数理本源”认为“奥稽上古,河出图,洛出书,八卦是生,九畴是叙,数学于是乎肇焉”。上编卷二-卷四为《几何原本》,是根据张诚法文译本修订的,共十二章,分别讲述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内接外切多边形、立体几何、比例、相似形、勾股定理、圆锥体及球与椭圆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几何作图法,逻辑证明严格性与编排的系统性较差。上编卷五为算法原本二章,专论自然数性质,有自然数的相乘积、整除、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求法、等差与等比级数的性质,可为小学算术的理论基础。该书下编分为“首部”、“线部”、“面部”、“体部”、“末部”等五大部分,其内容大致如下:首部两卷(卷一、卷二),讲度量衡制度、定位制度、整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其中卷一“命位”称:“凡数单位后有奇零者,必作点于单位上以志之”,与现代小数点位置稍有不同。四则运算计算程序与现在相同,但记数以一、二、三…为数码与今法不同。卷二分数运算,用辗转相减求公约数化简分数,且分数记法为母在子上,不用分数线。线部八卷(卷三-卷十),叙述各种比例问题、盈不足术及“方程术”(联立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卷三-卷八为比例及应用,包含一般的算术问题;卷八、卷九为盈朒,借衰互征、迭借互征,源于《算法纂要总纲》(康熙宫中传教士译本)和李之藻《同文算指》;卷十为方程术,取法于梅文鼎的《方程论》。面部十二卷(卷十一-卷二十二),为平面几何、平面三角及开平方等问题。其中卷十一是开平方及开带从平方,卷十二、卷十三讲勾股,解决有关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二次方程应用问题,卷十四三角形,已知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内切圆径及内容正方形边长的公式。卷十五割圆,讲圆内接与外切正2×2n和3×2n边形,通过倍增圆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方形边数,利用勾股定理逐渐求出正多边形周长和圆周率值。卷十六“割圆八线”及六宗三要和理分中末比等。六宗即圆内接正四、三、六、十、五、十五边形,已知圆径求六宗边长。新增内容是求正十四、十八边形之边长。三要为求本弧之余弦、倍本弧之正弦、余弦和半本弧之正、余弦。卷十七三角形边线角度相求,有直三角形和斜三角形解法。卷十八讲测量和平面三角的应用,卷十九到卷二十二讨论直线形与圆的面积以及各种正多边形内切圆径与外接圆径的关系问题,还有弓形与椭圆面积的计算。体部八卷(卷二十三-卷三十)专论立体几何。其中卷二十三开立方,卷二十四开带纵立方。卷二十五求柱体、棱台体、棱锥体的体积,卷二十六为圆柱、圆锥、球、截球体、椭圆体的体积。卷二十七卷二十九讲各种正多面体体积,其边长和外接球径、内切球径的关系,还有正多面体的互容问题和等积变形。这一段讨论比梅文鼎的研究更为详尽和系统。卷三十是各种物质的比重,实物的重量和几个堆垛公式。末部十卷(卷三十一-卷四十),主要介绍西方传入的代数学知识。其中卷三十一-卷三十六为“借根方比例”,“借根方者,假借根数、方数以求实数之法也。”“根数”即未知数,其乘方为“方数”。借根方就是利用未知数及其乘方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这与中算天元术颇类似,故梅珏成发现“天元一即借根方”,这是一大贡献。借根方比例首先介绍了有理整式--多项式的表达形式,引入“+”、“-”“=”等符号与术语,然后叙述多项式的加减乘除,开方法和带从开方法,即两项方程或一般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以及各种应用问题的解法。卷三十七为各类杂题。卷三十八介绍“对数比例”,即对数的求法和对数表的造法,大大推动了中算家对对数的研究。对数的求法共介绍三种:中比例法,真数递次自乘法与递次开方法。卷三十九和卷四十为比例规解,采自《崇祯历书》中罗雅谷《比例规解》,体例有所不同。下编的最后为四种数学用表:素因数表、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三角函数对数表。《数理精蕴》是我国第一部按学科编排的数学巨著,较系统地向国人介绍西方初等数学,推进了中西数学的合流。该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其版本主要有:1723年《律历渊源》本,1787年《四库全书》本,1882年江宁藩署刊本,1896年石印小本,1906年上海通时书局石印本,1911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万有文库第二集》本,以及《国学基本丛书》本(无表)。

猜你喜欢

  • 王制里亩算法解

    附《义疏算法解》 一卷。清谈泰(生卒年不详)撰。谈泰,江苏上元县(今南京)人,举乡试,官南汇县训导。博览勤学,曾与上元梅冲从钱大昕习算学,学业精通,所著算术之书三十余种。考证经史之书,或《观书杂识》二

  • 少陵诗格

    一卷。宋林越(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林越,又作林钺,括苍(今浙江括苍)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少陵诗格》、《汉隽》已著录。此编以杜诗之句重新编排,牵强附会之处甚多。如《秋兴八首》第一首为接项格,有

  • 居庸关

    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 风筝误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传奇是一出以风筝为姻缘的喜剧。韩生为其友人戚生画风筝,并在风筝上题偶感一诗。此风筝落入原西川招讨使詹武承小妾柳氏院中,柳氏让其才女淑娟和诗于后。韩生得风筝后猜想和诗

  • 尚书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书以《尚书》解四书,其合者,如“及其使人也器之”,解为“无求备于一夫”;“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解为“检身如不及”;“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解为“惟刑之恤

  • 古今诗材

    八卷。宋萧元登(生卒年不详)撰。本书取唐宋诗人的诗句分类编辑。采录或全篇,或摘取一二联及数句。绝句多数全诗采录。中间加以评注,都是杂取各家诗话而稍加编者自己的意见。

  • 明史艺文志

    四卷。清张廷玉等奉敕编。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九年(1701)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雍正时设军机处,规制均出自其手。乾隆四年(1739)奉

  • 仪礼蠡测

    十七卷。清韦协梦撰。生卒年不详。协梦字云吉,安徽芜湖(今安徽省东南部)人,乾隆甲午举人,官知县。协梦曾经搜集郑注、贾疏以及朱子、黄干、杨复、敖继公诸家学说,刻成《集解》一书,随后因为征引太繁,省略作《

  • 春秋四传纠正

    一卷。清俞汝言(详见《春秋平义》)撰。康熙十五年,俞汝言《春秋平义》始脱稿,复于此年夏续作此书,以综括《平义》之大旨。此书摘录《春秋》三传及胡安国之失,随事辨正,分为六类:一曰尊圣而忘其僭,计八条;二

  • 清三朝实录采要

    十六卷。日本北筑村山纬等编。三朝系指太祖、太宗、世祖。清修三朝实录,凡二百一十八卷。然书成后藏于秘府,外人罕见,又经康乾两朝修改,已失其真。是书编辑于日本文化四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据实录抄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