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心响往斋用陶韵诗

心响往斋用陶韵诗

二卷。《壬癸诗录》一卷。《于南诗录》二卷。清孔继(?-1858)撰。孔继字宥函,山东曲阜人。生年不详。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刑部主事,改南河通判。归养后时逢太平军进攻,江浦大营失陷而阵亡。其人四岁知书,能读陶诗,十五岁作《和陶诗》即有为文坛宿儒所称赏者。壮年后濒海居幽,治诗数十年,与海内文坛宿儒酬唱凡数千篇。诗师事山阳潘德舆。《用陶韵诗》系作者取道光六年至二十八年(即1826-1848年)旧作中用陶韵者自定而成,计一百零五首。其中不乏登临凭吊、唱和题咏、桃园怡趣、托物抒怀之作。其诗爰采其音,单拾韵味,别摅意绪,风雅陶炼;气逸而致远,辞古而笔峻,耐人寻味。是集刊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壬癸诗录》是作者感时伤遇之作。咸丰初年,值太平天国起义,又有鸦片战争,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其诗记述了这一段乱世的现实,也抒发了自己的愤懑。因此有“诗史”之名。然其是非利弊,自由历史学家评说。是集刊于咸丰四年(1854年)。《于南诗录》则是作者甲寅归里时所作,诗计三百二十七首。其时,孔继已进暮年,回首往岁,浮沉外僚,百无一展,而沿江千里挞伐不休,桑民苦于兵事。其诗集中抒发了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是集刊于咸丰六年(1856年)。

猜你喜欢

  • 楚荆公安县志略

    二卷,清孙锡蕃纂修。孙锡蕃,字棐臣,号复庵,湖北黄冈县人,贡生,顺治十五年任公安县训导,升直隶遵化知县。公安县志,自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魏奇依据成化间梁善《公安县志》,增补重刊后,万历间邑人袁

  • 陆张合刻三种

    九卷。清张道淙编。生卒年未详。道淙字未斋,常熟之能诗者。常熟张文镔、陆典,同为清初诸生,其交莫逆,同有诗名。典字敕先,别号庵。文镔序其集云:“庵先生与冯纯吟游钱宗伯之门,才名相颉颃。先生学无所不窥,尤

  • 尚书古字辨异

    一卷。清李调元辑。此书因日本山井所著的《七经孟子考》写本中,有《尚书古字考》一册,大都是从金石资料及隶、篆各书之有关《尚书》者中纂集、摘录出来的。李调元又从各种书籍采集古字,与日本本加以校雠,写成《尚

  • 周易互体徵

    一卷。清俞樾撰。作者认为《易》有互体乃先秦古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之筮云:“风为天于土上,山也”。其注为“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可知在孔子之前已有互体之说。此书从周易三十卦中取三十八爻论证互

  • 西汉周官师说考

    二卷。刘师培撰。刘氏另有《周礼古注集疏》,已著录。《西汉周官师说考》一书,以《汉书·王莽传》为主,疏证周官,同时甄录贾逵、马融之说,间或采用《春秋》内外传的记载,参照《大戴礼记》、《周书》,以考证《周

  • 宸垣识略

    十六卷。清吴长元撰。吴长元,字太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为布衣食客,屡为京朝士大夫仇校秘册,就其所见,撷具精华,著《天厨杂嚼》,未授梓,改名为《名胜观光计》。乾隆三十九年(1774),大学士英

  • 四书明儒大全精义

    无卷数。清汤传榘撰。汤传榘字子方,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是书尊崇朱熹,虽遍采诸家,而引《读书录》、《困知记》、《居业录》数书最多。自言“尝博涉于先儒之义,每览一编,辄举其有发明者,分章撰录。积二

  • 咸宾录

    八卷。罗日絅编著。罗日絅,字尚之,江西南昌人。明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分八卷,计《北虏志》一卷,《东夷志》一卷,《西夷志》三卷,《南夷志》三卷。书中所称虏,即指我国边远地区的少

  • 邵氏闻见后录

    见《闻见后录》。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

    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1781)奉敕撰。乾隆二十九(1764)年,宗人府内阁奉命考核宗室王公功绩,次年六月,撰成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六卷,列入正传引人,附传21人。本书即在此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为表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