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月稿
四卷。元吕不用(约1360年前后在世)撰。不用,字开耕,初名必用,字则行。上虞(今属浙江)人。明洪武初,举教谕,因耳聋辞。自号石鼓山聋。此集为其孙风所编。共四卷,诗三卷,文一卷。前有洪武九年(1376)曾衍、王霖二人序,极推崇之。但《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诗多粗俚,文尤冗漫。”《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有清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
四卷。元吕不用(约1360年前后在世)撰。不用,字开耕,初名必用,字则行。上虞(今属浙江)人。明洪武初,举教谕,因耳聋辞。自号石鼓山聋。此集为其孙风所编。共四卷,诗三卷,文一卷。前有洪武九年(1376)曾衍、王霖二人序,极推崇之。但《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诗多粗俚,文尤冗漫。”《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有清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
九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将《灵枢》篇目重新加以编次,分为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疾病九类。对原书内容改动不多,但指出很多错简之处,如黄氏认为“经别”前十三段为
一卷。明释真空撰。真空号清泉,万历中京师慈仁寺僧。是书八门,皆编为歌诀。一曰《五音篇首歌诀》,二曰《五音借部免疑海底金》,三曰《检五音篇海捷法总目》,四曰《贴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捷法》,五曰《订四声集韵卷
十卷,宋张栻(1133-118)撰。张栻字敬夬,又字乐斋,号南轩,南宋理学家,汉州绵竹(今四川广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是“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发端人物。既以“理”为
四卷。清金廷桂撰。生卒年未详。金廷桂字染香,自号石顽,江苏常熟人。诸生。生平勉学笃行,味道守真,喜读马班三史,于班书尤熟,成《三史札记》二十卷。其诗稿甚富。沈曾植为选一百八十五篇。金廷桂年逾八十,手定
十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宪宗时官至礼部左侍郎。擅长文学,为文以敏博著称。据案伸纸,立成绝句百首,又尝一日草九制,笔不停书
四十二卷。清刁包撰。刁包详《易酌》条。本书计《大学》五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诠解颇为详细,又以为《中庸》、《论语》、《孟子》皆为格物之书,故对“格
又名《胡泰舒先生年谱》,一卷。清王永祺(1701-1766)编。永祺字延之,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系谱主之友。谱主胡宝瑔(1695-1763),字泰舒,安徽歙县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历任顺
八卷。南宋倪思(1147-1220)撰。倪思字正甫,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乾道进士。曾权侍立修注官、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兼侍读等,后以反对史弥远被罢官,专事著述。晚年仍然遍读经史百家之书,随手札记,
二卷。明夏树芳撰。夏树芳,字茂卿,江阴(今江苏江阴县)人,生卒年不详。夏氏为万历年间举人,除著有《茶董》一书外,还著有《栖真志》、《法喜志》、《奇姓通》等书。《茶董》的主要内容是杂录南北朝至宋、金时期
三卷,清彭洋中(1803-1864)撰。彭洋中字彦深,号晓杭。湖南湘乡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官至四川潼川府知府。彭洋中有济世之才,其任邵阳学官时,颇著勤劳。晚宦潼川知府半年,勤政爱民,潼川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