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温和公年谱
一卷。清张茂辰等编。茂辰,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为谱主之子。谱主张祥河(1785-1862),字诗舫,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户部郎中、山东督粮道、陕西巡抚、内阁学士、工部尚书等官。卒谥温和。祥河负有诗名,著有《小重山房初稿》、《诗舲诗录》等。此谱系据谱主诗集中纪事诗之年月事略编成,记仕历及哀荣。此谱有同治年间家刊本。
一卷。清张茂辰等编。茂辰,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为谱主之子。谱主张祥河(1785-1862),字诗舫,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户部郎中、山东督粮道、陕西巡抚、内阁学士、工部尚书等官。卒谥温和。祥河负有诗名,著有《小重山房初稿》、《诗舲诗录》等。此谱系据谱主诗集中纪事诗之年月事略编成,记仕历及哀荣。此谱有同治年间家刊本。
四卷。未著编辑者名氏,旧传为南宋人所编。据考,王楙《野客丛书》已引《草堂诗余》张仲宗〔满江红〕词证蝶粉蜂黄之语,《丛书》作于南宋庆元间,则本书应在此前。词家所谓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即从本书开始;后来
七卷。清贺贻孙撰。贺氏字子翼,自称水田居士,江西永新人,明代诸生。该书原无传写本,清咸丰初年由贺恢募资刊刻,始流传于世。此书由作者自序,内容虽多据前人所言,但诠释详明,发挥透彻,绝非简单的抄袭。作者认
八卷、后集一卷。宋李献民(约1073年前后在世)撰。李献民,字彦文,延津人,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亦无考。著《云斋广录》八卷、后集一卷。这部书前有政和辛卯年李献民的自序。书内所载录的都是一时艳异杂事,文章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无量寿经义疏》约有18000余言。初以六门明义,即序王第一,简明第二,辨宗体第三,论因果第四,明净土第五,论缘起第六。共约有4000言。次以此
七卷。宋郑思肖(1241-1318)撰。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木穴国人、三外野人,连江(今福建)人。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宋亡后,隐居苏州,自称“三外野人”。善画兰梅,多露根,或写无根兰,都不画地坡
十二种,七十卷。清张琦(1764-1833)编。张琦字翰风,阳湖(今江苏省武进)人。嘉庆年间举人,历官知县。为常州派词人,亦精医学。丛书辑录张琦二种:《战国策释地》二卷、《宛邻书屋古诗录》十二卷;前一
三十卷。元程钜夫(1249-1318)撰。钜夫初名文海,以字行。建昌(今江西南城)人。寓所名曰雪楼,时称雪楼先生。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追封楚国公,谥文宪。所著《玉堂集类稿》、《奏放存稿》及诗文杂著,本
三十卷。宋赵明诚撰。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又作德父、德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省)人,著名金石学家。北宋徽宗初年,为太学生,醉心于收藏金石铭刻。以门荫入仕,更加尽力传写未见之书,不惜“
八卷,首一卷。清张凤台等修,刘龙光、王大经纂。张凤台(约1860-1925),字鸣岐,河南安阳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知县、官制局参议、知府。民国初年,先后任政治讨论会会员,参议院参议,
六卷、补录 一卷、附录 一卷。明王敬臣(1513-1595)撰。王敬臣字以道,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岁贡生,受业于魏校。敬臣性至孝,其学以慎独为先,尤以标立门户为戒,乡人尊为少湖先生。万历十四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