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幸存录

幸存录

六卷。明夏允彝(?-1645)撰。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人),明末江南名士,畿社领袖。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长乐县知县,有廉能,极得人望。与张溥等人的复社通声气,为同志,主持清议,纠弹时政。福王时,擢吏部考功司主事,以守制不赴。顺治二年(1645年)夏允彝与陈子龙等组织义师抗清。清兵南下,松江失陷,夏充彝闻社中诸同志等捐躯,乃作绝命词,投水殉难。《幸存录》记述明末重要历史事件及有关人物事迹。原书首记盛衰大势,次辽事、门户、流寇,皆有大略,有杂志,而东夷大略为绝笔,述至崇祯帝亡,遂不复记,全书应为八卷。今传本无辽事大略,流寇无杂志,则已亡二篇。作六卷者,已残缺二篇,其余或分卷不同,或删削有异,唯六卷本较为完善,前有自序。夏允彝撰《幸存录》在乙酉年间(1645年),于明朝“国家之兴衰,贤奸之进退,虏寇之始末,兵食之源流”,“质言之,平言之”。虽为就其所忆而撰,所述难免有失之略者,但能议论持平,并无党争门户之见,其免失之诬者。明季亡国,党争内讧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东林党人与非东林党人(复社亦多属东林党)不顾敌国外患,既无高瞻远瞩之识,又无和衷共济之意,至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朱希祖甚至认为,列于党争者皆有罪。当时畿社与复社政见不同,虽尝合于复社,但始终保持其独立精神。夏允彝为畿社领袖,颇知党争之害,于此深为痛恨,其意见皆见于《幸存录》中。如谓“东林杂而偏,不尽公忠”,又谓“东林诸贤过激,遂致天下左衽”,于齐、楚、浙三党皆有恕词,有贬词;于马士英亦有恕词,有贬词。又谓“徐石麟、刘忠、侯峒曾、徐汧、黄淳耀殉难于家,不可以其东林也而私诋之”,又如“钱谦益、李建泰,自不得以其东林也而恕之”。在明末党争激烈,门户之见盛行的潮流中,夏允彝是比较实事求是,较为客观地看问题,且能以大局为重,较有政治远见的人。《幸存录》所述人物事件,不为偏欹之见,较为公正,具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其政治见解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因《幸存录》一书对浙党、齐党有恕词,又于马士英稍宽之,故见忌东林,为其所不容。黄宗羲曾指《幸存录》为《不幸存录》,作《存汰录》以辨证之,校正之,因其门户之见太重,故未可信。《幸存录》诸本为后人删改者不少,至使作者之本旨湮没。张鉴《冬青馆甲集》卷六跋云,曾见李清所批抄白本,与所得之本互校,见后人因李批而纂改者颇多,李批亦言曾删其伪谬,则此书世间所流传,大半非原录。全祖望谓此录有二本,其一稍详,疑为足本,另一本或经钱谦益之客为洗雪而削润。海盐朱希祖先生藏有足本,并为之跋,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中亦为之跋。《幸存录》较常见的版本有:海盐朱氏藏抄本,上海涵芬楼藏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明末十家集》本,《明季稗史汇编》本(仅三卷)。

猜你喜欢

  • 函楼诗钞

    八卷。附《函楼因遇诗》一卷。清易佩绅(1826-1906)撰。易佩绅,字笏山,又字子笏,湖南龙阳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从军川陕间,积功授知府,官至江宁藩司,尝从郭嵩寿、王闿运游诗学随园,著有《

  • 周易集解纂疏

    十卷。清李道平撰。李道平,生卒年不详。字远山,湖北安陆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此书是李道平对唐代李鼎祚著《周易集解》所做的比较详尽的疏证。由于李道平治易深受惠栋和张惠言的影响,故此书多取惠、

  • 丹阳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刘诰、凌焯等修,徐锡麟、姜璘纂。刘诰(?-1878),字朴卿,河南罗山人。进士,光绪二年(1876)任丹阳知县。徐锡麟,字天石,邑人。道光岁贡生,同治元年(1862)举贤良方正,孤

  • 列仙传

    二卷。旧本题汉刘向撰(不确)。汉代学者司马迁撰《史记》,开创以纪传体的形式,为国修史,为人立传。后世学者修史立传多仿《史记》,沿用其文体。刘向曾撰有《列女传》,也借鉴于纪传体。《列山传》仿《列女传》体

  • 涞水集

    二卷。明文洪(约1461前后在世)撰。文洪,字功大,号希素,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官涞水县教谕,并以名其此集。文洪为文徵明之祖父,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长洲

  • 救偏琐言

    十卷。清费启泰(生卒年不详)撰。费启泰字建中,湖州(今属浙江)人。少攻儒学,科举不中,遂转攻医学,精于痘疹。费氏认为痘疹流行与天时有关,拘于古法,不免误治,于是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此书专论痘科,

  • 二教论

    一卷。北周释道安(生卒年不详)撰。道安,俗姓姚,冯翊胡城(今安徽省阜阳县)人。学佛研法,格外尽心;崇师受业,旁观子史。面对北周武帝时期的儒、释、道矛盾激化之际,在周武帝集庭臣僧道辨论谁先谁后,孰是孰非

  • 古今纪要

    十九卷。宋黄震撰。黄震字东发,慈溪(今属浙江)人,官至浙东提举,生平事迹载入《宋史·儒林传》。此书撮举诸史,括其纲要,上自三皇,下迄宋哲宗元符(1098-1100年)年间,每载一帝之事,则以一帝之臣附

  • 医方大成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 群经凡例

    不分卷。廖平撰。此书为廖平早期著作,共十八个编目。篇首是《王制义证凡例》,体现了廖平治经的根本指导思想。据廖平之孙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载,廖平35岁时,经尊经同人撰《王制义征》,“以《王制》为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