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寄园寄所寄

寄园寄所寄

十二卷。清赵吉士(1625-1703)撰。赵吉士字天羽,安徽休宁人,顺治八年浙江乡贡进士,康熙七年授山西太原府交城知县。为百姓干了许多好事,如提倡种柳,凿龙门渠,灌溉田地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朝议大夫,康熙二十五年(1686)擢户科给事中。平生著述甚丰。有《万青阁诗余》一卷、《万青阁归隐诗》一卷、《魏忠贤始末》一卷、《游卦山记》一卷、《流寇琐记》二卷、《交山平寇书牍》一卷、《交山平寇详文》一卷、《万青阁自订制艺》一卷、《夏日吟》一卷、《丹阳舟次唱和》一卷、《杨忠公列传》、《录音韵正伪》、《徽州府志》、《交城县志》等。《寄园寄所寄》是赵吉士的一部杂纂之作。据书前自序及他人作序记述:余自少至壮,凡见闻新异,辄笔之于册,积之既久,分类成帙,因京园以寄其所寄,故以寄分园,寄于园中寄所寄特此命名。此书采掇诸家说部,分十二门。一、论囊底寄,都属智慧之事。二、论镜中寄,都是忠孝节义之事。三、论倚杖寄,都述山川名胜。四、论捻须寄,述诗话。五、论灭烛寄,谈神怪。六、论焚麈寄,都属格言。七、论獭祭寄,杂录故事。八、论豕渡寄,考订谬误。九、论裂眦寄,记明末寇乱及殉寇诸人。十、论驱睡寄,述遗事。十一、论泛叶寄,皆属徽州佚闻。十二、论插菊寄,皆属谐戏事。全书所载古事十之二三,所载明季事十之七八。此书特点采辑颇富,雅俗并陈,真伪互见。《寄园寄所寄》一书在《明清案狱故事选》(1983年12月第1版)中有原文节录。

猜你喜欢

  • 童子问

    一卷。清代黄文澍撰。黄文澍见《经解》条。全书宗旨是驳辨抨击王守仁学说,采用一问一答形式,共分十四章,均是“童子问”,作者“答”的方式,此书原本题为《石畦集》。

  • 乐律纂要

    ① 一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师从于王守仁,正德年间中进士。平生著述甚多,有《易学四同》等书。是书共十三篇,其论述声气之源,想舍古尺而治以耳,也不

  • 急就篇直音

    一卷。清王祖源(生卒年不详)撰。祖源原名伯濂,号莲塘,山东福山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官兵部主事,外任四川龙安府知府。是书旨在说明《急就篇》的韵读,以便学者口诵。王氏认为,古本《急就篇》以六

  • 西京杂记

    六卷。旧题晋葛洪(见《肘后备急方》)撰。原书二卷,后分为六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不题撰人。《旧唐志》作一卷,《新唐志》作二卷,《宋志》作六卷,均题晋葛洪撰。该书末有葛洪跋云:刘歆著有《汉书》一

  • 高唐州乡土志

    不分卷。清周家齐编。周家齐详见光绪《高唐州志》。周家齐掌高唐州后,奉学部令,命撰乡土志,以供州历史、地理教材之参考。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纂成乡土志。《高唐州乡土志》光绪

  • 周易参同契注

    见《周易参同契考异》。

  • 群贤梅苑

    十卷。旧题明朱鹤龄(1606-1683)编。朱鹤龄字长孺,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明诸生。朱鹤龄聪敏好学,初专力词赋,曾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居家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

  • 依归草初刻

    十卷。《二刻》。二卷。《遗文》,一卷。清张符骧(1663-1727)撰。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康熙进士。官庶吉士,太史。学识渊博,对诗学功力尤深。生平笃信程朱学说。著有《依归草》

  • 明世学山

    四十一种,五十一卷。明郑梓编辑。郑梓字野洲,明中叶嘉靖时江苏武进(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其人曾受学于名儒唐顺之,为光扬百家之言而编辑《明世学山》五十种,丛书荟萃上自洪武、下至嘉庆近二百年间贤士大夫

  • 日知录

    三十二卷。清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后改名炎武,自称蒋山佣,号亭林,学者称亭林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抗清斗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