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宜斋野乘

宜斋野乘

一卷。宋吴枋(生卒年不详)撰。吴枋字木方,江阴(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卷首自序谓,40岁以来,荣念已绝,独于嗜书一事,如饥之于食,渴之于饮,未尝一日忘情也。仿司马光“闻新事即录于册,且记所言之人”之作法,凡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口之所诵,心之所得,随手抄记,日积月累,形成十卷之书,定名为《宜斋野乘》。后毁于大火,吴枋重新回忆、撰成此书。今检其书,共记五帝非官天下、过秦论误、先辈、千字文重复、孟子与孟尝君同时、先子先君先人、颜子非廿九岁死、画野分州、名不可称、小人小生、状元词误等十一条,当非完帙。此书虽以《野乘》为名,而多涉考证,其中如谓孟尝君与孟子同时,谓颜子不足29岁而死,谓吞灭东、西周者不是秦始皇等,皆有依据。又论五帝非官天下,举少昊传位于侄、颛顼传位于从侄、挚传位于弟、尧传位于五世侄孙、舜传位于六世祖之从兄弟等,以证五帝家天下,颇有新意,可资参证。今传本主要有《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格致丛书》、宛委山堂《说郛》、《艺海珠尘》、《续知不足斋》、《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养素轩丛录》、《常州先哲遗书》、《古今说部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通江县志

    十五卷,清锡檀修,李钟峨、陈瑞生纂。李钟峨字雪原,邑人,翰林院侍读。通江县建置沿革,荒渺难稽。史书谓通江县本壁州,而《一统志》则谓通江旧为万州,各有论据,历来难以辨明。清以前旧志皆佚失,难以查考。清康

  •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

  • 扬子云集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

  • 易义来源

    四卷,清金士麒撰。金士麒字仁甫,武进人。此书以阐释卦象为宗,以来知德易学为主。故名《易义来源》。按来知德《周易集注》一书,专取“系辞”中“错综其数”一语论述易象。有卦情之象、卦画之象、大象之象、中爻之

  • 榕城诗话

    三卷。清杭世骏(1696-1773)撰。杭世骏字大宗、号董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生平详见《续方言》辞目。本书共三卷。前有作者“自序”、汪沅“序”及全祖望的“题词诗”。书中录述杭世骏在闽地的见闻,

  • 晋泰始笛律匡谬

    一卷。清凌廷堪(生平事迹见《燕乐考原》条)撰。一生致力于礼经,著有《礼经释例》,又精于乐,著有《燕乐考原》、《晋泰始笛律匡谬》等。期由燕乐以通古乐,清儒于古礼乐之研究,以凌氏为最。此书系针砭晋荀勖《笛

  • 王阳明集

    十六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平详见《阳明全集》(辞目)。是集为阳明五世孙王贻乐重编之本,凡十六卷。阳明全集(既《王文成公全书》)刻于明嘉

  • 宝坻县志

    十八卷。清洪肇楙修,蔡寅斗纂。洪肇楙,字时楙,号东阆,歙县人,雍正进士,曾两任宝坻县知县。乾隆四年(1739)伍泽荣任宝坻县令后,搜集各种资料纂辑县志,然事未果而人离任。洪肇楙接任县令后,亦广搜博采,

  • 古韵学源流

    十二章。近人黄永镇撰。黄氏安徽合肥市人,章太炎黄侃弟子。卷首录太炎致永镇书,及黄永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一月题辞,云:“言古韵者不一家,自宋郑庠肇分六部,清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

  • 绣佛斋草

    一卷。明陈元鼎妻陈氏撰。陈氏,浙江天台人。年二十余,夫亡守节,其诗多幽怨之音。康熙初,其孙刑部侍郎陈苏为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