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晚清李宝嘉(1867-1906)撰。李宝嘉字伯元,又名宝凯,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人。他年轻时擅长八股诗赋、工书画篆刻,曾学过英文,并考中秀才。早年在上海创办过《指南报》、《游戏报》,后来又办《世界繁华报》。光绪二十九年(1903)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毕生从事小说创作和报刊编辑工作,在晚清报界文坛颇有名望。与吴研人、刘鹗、曾朴并称“清末四大小说家。”《官场现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其次《文明小史》也较著名。此外还有《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庚子国变弹词》等。《官场现形记》共五编,六十回,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着重描写清末官场的卑鄙龌龊,昏聩糊涂。如胡适所说:“全书是官的丑史”,“是一部社会史料,它所写的是中国旧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与势力——官。它所写的是这种制度最腐败、最堕落的时期——捐官最盛行的时期。”(《官场现形记序》)作品涉及的官僚阶层十分广泛,这里有军机大臣、大学士、总督、巡抚、提督、道台、知县直至典史等,他们卖官鬻爵,盗卖矿藏,吞没赈款,克扣军粮,贩卖人口,欺诈勒索,媚上压下,荒淫无耻,无恶不作。作者用讽刺夸张的笔法,维妙维肖地描绘出了一幅封建末世官僚统治集团的百丑图。小说的结构跟《儒林外史》相似,全书由一篇篇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联缀而成,看似分散,实则集中地暴露了晚清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阶级的腐朽。此外,作品还多少触及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和丧权辱国的劣迹,促进了人们对清王朝腐朽没落的认识。但作者是主张改良的,反对革命,所以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批判封建制度,而且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缺乏认识,这些都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成就。《官场现形记》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受它的影响,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诸如商界、学界、女界之书接踵而起,逐渐形成了晚清谴责小说的高潮。作品有谴责小说凭题材取胜的通病,在艺术表现方面,作者没有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艺术概括,写作态度上也有迎合时势、哗众取宠的成分,“辞气浮露,笔无藏锋”,(鲁迅语)虽笑柄连篇,但缺少必要的艺术剪裁,“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绝,即千篇一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作者写这部小说,原来计划分为十编,每编十二回。但在第五编未全部完成之时,就因病死去。现存六十回,最后的极小一部分,还是他的朋友代为补齐的。此书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世界繁华报》本、光绪三十年粤东书局石印本、宣统元年(1909)崇文堂石印本。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张友鹤校注本以上述诸本校订,每回末附有注释,便于阅读;全书末又附有《清代的官制》一文,对了解本书中讲到的大小官员的品级职掌很有帮助。

猜你喜欢

  • 稚学

    不分卷。泰西莫家珍(生卒年不详)撰。莫家珍国籍未详,仅知为外国人,女医士,曾在山东行医。此书前半部分为译文,后半部分为原文。原文有子目而无章节,译文分为十二章。内容为论述微生物之学说。书前有莫家珍自序

  • 翼学编

    十三卷。明朱应奎(生卒年不详)撰。朱应奎,字丽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广汉人,并说据《太学进士题名碑》“嘉靖辛丑科有朱应奎,锦衣卫籍,不知即其人否也?”但此书卷首有胡国鉴序,序末署万历三十六年(

  • 周易三极图贯

    八卷。清冯道立撰。冯道立字务堂。东台人。咸丰元年(1851)举学廉方正。还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此书所说三极,即天极、地极、人极。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地、人、万事万物的规律,因此凡是过

  • 遵义府志

    四十八卷,清平翰创修,黄乐之主修,郑珍、莫友芝纂。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县人,道光年间任遵义知府。黄乐之,顺德人,举人。郑珍(1806-1864),字子伊,晚号紫翁,贵州遵义人,道光五年(1825)恩

  • 鸿称通用

    六卷。清内阁谥法官书。是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三卷,中册二卷,下册一卷。上册三卷分别为列朝庙号、列朝尊谥、列后尊谥,中册二卷分别为妃嫔谥、诸王谥,下册一卷为臣下所用之谥。清朝谥法,远法成周,旁征近代,逐

  • 恩纪诗集

    七卷。明朱祐杭(?一1519)撰。祐杭为明宪宗第四子。自号纯一道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封兴献王,建藩安陆(今湖北安陆)。史称其嗜诗书,绝珍玩。死后,其子朱厚熄入继大统,是为世宗,追封其为献皇帝。

  • 王文肃奏草

    二十三卷。明王锡爵撰。王锡爵(1534-1610),字元驭,号荆石,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四十一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万历五年(1577)以詹事掌翰林院,进礼部右侍郎,因触怒内阁首辅张居正,辞官不出

  • 宾退录

    十卷。南宋赵与时(生卒年不详)撰。赵与时字行之,一说字德行,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生平事迹不详,《宋史》无传,志乘亦不载其名,惟赵孟坚《彝斋文编》有《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一篇,谓

  • 律宗灯谱

    八卷。清代释源谅(1705-1772)撰。源谅,为清乾隆时北京潭柘寺僧人。出家学法尤重律宗法门。他持律精严,研习律宗义理颇下苦功。积多年修持经验和文笔功底,撰成《律宗灯谱》一书。该书以弘扬律宗为宗旨,

  • 外切密率

    四卷。清戴煦(详见《对数简法》)撰。在戴煦之前割圆八线的研究,杜德美仅求弦矢,徐有壬有切线弧背互求二术,而于割线尚未齐全。戴将此意告项名达,并着手推演,对正余切、正余割四个函数展开式进行研究。项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