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邻堂文抄

孟邻堂文抄

十六卷。清杨椿(约1675-1753)撰。杨椿字农先,江苏武进人。康熙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擢侍讲学士。乾隆间偕修《明鉴纲目》。生平著述颇富,皆散佚不传。其遗文十六卷,子孙两代均欲付梓,未果。《孟邻堂文钞》系其曾孙鲁生编次、校雠,由朱石君鉴定而成。以考订之文居多。卷一以雅、颂、折子为主,有奉旨恭拟雍正宝座铭等十二篇;卷二书八篇;卷三为惠帝论、成祖论,七篇;卷四为论、考,有新旧唐书异同考等十篇;卷五为序,有周易考序、尚书考序、春秋考序、周礼考序、毛诗考序等十八篇;卷六为考、辨、读记,有孔安国书传考等十七篇;卷七为说、论,有六宗论等十三篇;卷八为论,有关雎三诗论等十四篇;卷九以与齐次风论周礼书十二篇为主干,计为十五篇;卷十书,十一篇;卷十一为传、年谱序等八篇;卷十二为寿序、墓志铭,十四篇;卷十三为祭文、书、序,二十五篇;卷十四为碑、记、图、表、赞、箴等三十一篇;卷十五为传、记;卷十六为墓志铭、墓表、状等。杨椿之考订之文征实可信,法度周密,根据经史直抒所见,不屑抚古人,而兼有古人之胜;治经则必究其是非得失;其辩论史志,侃侃不阿;论周礼,则贯串精核,本源深厚。此书最早版本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红梅阁本,其后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孙氏影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孝经十八章辑传

    一卷。清汪宗沂撰。汪宗沂字仲伊,号弢庐,安徽歙县人。光绪六年进士,签分山西知县,告病不就,屡主安徽敬敷、芜湖、中江、紫阳各书院。是书首有自序,认为孔子作孝经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疏序云夫子说孝

  • 御解道德真经

    四卷。宋徽宗赵佶(1082-1135)撰。赵佶崇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他对《老子》极为推崇,认为“其辞简,其旨深,学者当默而深造之”。认为《老子》一书是周末道降德衰时,老子为明道德之常而

  • 万历等年乡试录

    附崇祯十二年(1639年)陕西乡试录。编者不详。明代以省为单位大都有登科录乡试册,一般记有考试官人数、同考试官人数、中式举人姓名人数等。此书主要汇集了万历年间的部分乡试录。现存有明刻本。

  • 读老子札记

    ① 一卷。附王注勘误 一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陶鸿庆,字石,又字秋农,号艮斋,江苏盐城人。光绪己卯年(1880)中乡试,后屡次应进士不第,便绝仕途之路,师承高邮王德清、俞樾之学。撰有《

  • 金云翘传

    四卷二十回。题“青心才人编次”,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书大约成于明末清初。长篇小说,又名《双奇梦》、《双和欢》,叙述明代中期北京才女王翠翘痛苦曲折的人生经历故事:王翠翘貌美且工诗文音律,与书生金重私

  • 西夏纪事本末

    三十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字春冶,号荀鹤、贞疾居士,别名秋水。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早年讲学阮元之诂经精舍,谋划海防,倡导海运,赈济灾区。工诗擅文,

  • 孟叔子史发

    无卷数。明孟称舜撰。孟称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子若、子适(一作子塞)。崇祯时国子监生员。入清以后曾为浙江松阳县令。工词典,著有杂剧《桃花人面》、《英雄成败》、《死里逃生

  • 易辨

    一卷。明丰坊(详见《古易世学》条)撰。该书认为孔子授《易》给商瞿,将《文言》诸传中凡“何谓也”都当作商瞿问辞,“子曰”以下皆为商瞿所录夫子答辞。又把周公爻辞叫做“易系”。至于筮法,他认为彖专为卜,系专

  • 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风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

  • 地学举要

    一卷。英国慕维廉(1822-1900)译。慕维廉,英国伦敦会教士。1846年来华,在上海传教。著有《大英国志》、《中国与福音》等书,还译有《地理全志》等书。《地学举要》一卷共分子目十二条,其内容为: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