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姜斋诗话

姜斋诗话

二卷。又本三卷。《附录》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崇祯间举乡试。明亡,曾从事抗清活动。后隐居于湘西、广东一带,治学著述。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遂称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文学家,一生著述百余种,后人合编为《船山遗书》三百五十八卷。王夫之强调文学的现实精神和社会作用,论诗以意为主,以情景妙合无垠为贵,重视兴、观、群、怨,反对拟古雕琢。王夫之论诗著作,有《诗绎》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一卷及《南窗漫记(琐记)》一卷。另有《夕堂永日绪论》及《外编》,则多论时文经义。初本无《姜斋诗话》之名。清朝道光时,邓显鹤刻《船山遗书》,书前目录始载《姜斋诗话》三卷:卷一《诗绎》、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三《南窗漫记》,别载《姜斋外集》四卷,其卷三即《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后曾国荃金陵刊本《船山遗书》当即据之收入,仍以《姜斋诗话》为副题。光绪间,王启原辑《谈艺珠丛》只取《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共二卷。近人丁福保辑《清诗话》,《姜斋诗话》即据《谈艺珠丛》本,而改易此名,分为上下二卷。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卷一,《诗绎》十六条;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四十八条;卷三,《南窗琐记》三十二条;另附《夕堂永日外编》五十四条。

猜你喜欢

  • 谭苑醍醐

    九卷。明杨慎(参见《丹铅余录》条)撰。为考证辨论之作。书首有杨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序,自序中说此书之所以取名“醍醐”,源于“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意为此书为晚年精心

  • 周易翼

    十卷。清凌堃撰。凌堃字厚堂。乌程人。除此书外,作者还著有《凌氏易林》四卷。凌氏此书依经立义,不失彖法。前有阮元序曰:“凌氏易以汉学为本。自李鼎祚集解以上,直至孟、费、郑、虞靡不兼综。以明古法且又明乎文

  • 元清乐府小令十二种

    十二卷。不著撰人。是编汇辑《张小山小令》二卷、《乔梦符小令》一卷等,共六七种,书随刊随印,散见各处,不知所刻共有多少种。以所汇刻者皆由元迄清诗词小令,故题曰元清小令。每卷所记,皆注其年月,可以考其出处

  • 大藏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别称,《宋高僧传》等称之。详见“一切经音义”。

  • 七纬三十六种

    四十卷,补遗二十七卷。附录六种六卷,补遗六卷。清赵在翰编撰。赵在翰,生卒年不详,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清嘉庆间诸生。谶纬之书的搜集,始于明代孙珏《古微书》,然而该书内容驳杂不纯。乾隆间武英殿又刊刻《

  • 诗谱补亡后订

    三卷。清吴骞(1733-1813)撰。吴骞字槎客,号兔床山人。浙江海宁人,清代文学家,乾隆时贡生。骞生负异禀,过目成诵,笃嗜典籍,遇善本则倾囊购之,校勘精审,所得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钱大昕为之序

  • 月虹馆法书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 胜朝粤东遗民录

    四卷。清陈伯陶(见《宋东莞遗民录》)撰。该书记粤东明季遗民旧事。自各郡县志及清初诸遗老文集,旁加考证,辑出二百九十余人。以不试不仕为断,依郡县分列。诸书互异及可疑者,别为按语。凡遗民著作皆录其书目。后

  • 冠昏丧祭仪考

    十二卷。清林伯桐(1775-1844)撰。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广东番禺县(今广东广州)人。举嘉庆六年(1801)乡试,由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选德庆州学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卒

  • 镇海县新志备稿

    二卷。民国盛鸿焘,董祖义纂。盛鸿焘字蔚堂,广东香山人,光绪八年举人,光绪末年任镇海县知事。董祖义字颖笙,邑人,光绪二十八年举人。《镇海县新志备稿》民国二十年(1931)上海蔚文印刷局铅印本。全书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