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会通
六卷。翟衡玑撰。翟衡玑,湖南武冈人。其余不详。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综观全书之旨,乃“以太极为会归,以图书为大用。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天地之气,不外阴阳,阴阳之发端在礼乐。故治平之术,礼乐为先”。(《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一切原本于太极。并声称自己继承了孔、孟、颜、曾之道统,俨然以孔子自比。其说妄诞不经,自负已极。属近代以经文粉饰杂说之流。有铅印本。
六卷。翟衡玑撰。翟衡玑,湖南武冈人。其余不详。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综观全书之旨,乃“以太极为会归,以图书为大用。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天地之气,不外阴阳,阴阳之发端在礼乐。故治平之术,礼乐为先”。(《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一切原本于太极。并声称自己继承了孔、孟、颜、曾之道统,俨然以孔子自比。其说妄诞不经,自负已极。属近代以经文粉饰杂说之流。有铅印本。
四卷。明庄起俦编。起俦字子鹤,福建龙溪(今龙海)人,为谱主弟子。谱主黄道周(1585-1648),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崇祯时官任右中允,因上疏指斥杨嗣昌,被谪戍广西。南明弘光时任礼部
一卷。清朱日佩(详见《大学旧文考证》)撰。是书大旨,与《大学旧文考证》同。大抵援据旧文,以及近儒钱大昕之说居多。有《考异》所未及举的,如“率性之谓道”,“率”即《说文》中“”字的省写。“索隐行怪”,“
①二十五卷,首一卷。清朱绍文纂修。朱绍文,字在中。汉军镶白旗人,监生,乾隆十二年任高淳知县。卷首列旧序图纪,为志十目:沿革、建置、疆域、山川、学校、纪典、赋役、恤典、寺观、古迹;为表二:官师、选举;为
十二卷。清陈昌齐(1743-1820)撰。昌齐校订诸子,有《秋正误》、《刘子正误》等,而其中尤以《淮南子正误》为最详。昌齐校订《淮南子》,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版本校者。如《俶真训》“莫先见其
一卷。汉贾山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贾山颖川人,勤学苦读,泛览群书,初为颖阴侯灌婴给事。孝文帝时,上书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后文帝除铸钱令,贾山又上书谏之,复禁铸钱(《汉书》有传)
六卷。清董闻京(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董闻京字丹鸣。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初年,官吉安府知府。本集皆其所作杂文。集前自序谓“明理以端其源,博学以广其识,尊经以正其归,养气以核
一卷。不著编书人姓名。成书年月也无记载,书首页署有丙申正月。是编所辑,系安徽歙县程木庵所藏彝器的目录,共著录五十四器。程木庵之子程守恭,曾以拓本分送给一些金石学家,故在他们的书内均录有若干木庵藏器。吴
四卷。元曹本(生卒年不详)撰。曹本字子学,大名(今属河北)人。尝为都昌丞,调官京师,出佐信州幕府。是书为订补张有《复古编》之作,体例悉仍《复古编》之旧,而字数大增:张书二千七百六十一字,是书六千零四十
二卷 清胡天游(1696-1758)撰。天游本姓方,一名骙,字稚威,一字云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雍正己酉(1729),副榜贡生,乾隆丙辰(1736)举博学鸿词,辛未(1751)举经学。他认为,不知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煦春修,朱士黻纂。唐煦春,任候补同知上虞县知县。朱士黻截取知县,光绪十二年进士。此志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全书为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首为天章,卷一方舆、营